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二八五章 牛首煙巒(1 / 2)

正因高遇的畫存世少,而且真假難辨,此人的畫價格不算太高,但如果可以確認是真品,賣個幾十萬人民幣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

關鍵就是存世極少。

單憑一個稀有,就足以讓他的畫作備受關注了。

更不要,他的畫,本身質量就足夠好了。

張元站在旁邊觀摩了一會兒,就上前和攤主攀談了起來,詢問要怎麼才能買下這幅畫。

結果攤主了一句讓張元都瞠目結舌的話。

“這樣吧,我才剛出來擺攤,你幫我把東西擺好,這幅畫我就送給你了。”

張元自然樂意為之。

盡管他不缺錢,但卻難得有跟這些攤主結交的機會啊。

別瞧了這些英國的普通老百姓,不定祖上就當過兵,去過中國,誰知道帶了什麼好東西回來?

雖然不知道這高遇的畫是怎麼到這個人手裏的,但現在卻不是糾結這些的事情。

張元很清楚,自己目前要做的,就是先把東西弄到手,免得錯過了。

其實攤主的東西並不多,畢竟隻是一個兩廂車而已,裝了那麼點東西。

不到十多分鍾就收拾完了,攤主很是爽快地將高遇的畫送給了張元。

拿到畫之後,張元急忙到了自己的車裏,開始仔細欣賞了起來。

這幅《牛首煙巒圖》絹本設色畫軸,縱174.5厘米,橫8.5厘米,就是高遇的一件山水畫代表作。

畫中所繪的牛首山為金陵南郊風景名勝佳境,這一帶每逢春季漫山遍野青翠蔥鬱,桃飄李飛,鳥語花香,沁人心脾,當地百姓絡繹出城踏青登高,憑巔眺覽春日景象。

故昔日藍鯨嚐有“春牛首、秋棲霞”習俗。

晉代“永嘉南渡”以後,元帝司馬睿欲在都城建康宣陽門外建造闕樓。

由於當時國力衰弱,陪同踏勘的丞相王導有意指著城南正對麵的牛首山雙峰(形狀酷似牛頭上的雙角角),謂元帝曰:“此闕也。”

據此建議曾為元帝采納,故該山因名闕山。

藍鯨首山還是釋門禪宗分支“牛頭宗”的發祥地與開教處,人文遺跡和曆史典故頗多。

“牛首煙嵐”曾被列為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徐徐展軸品覽,但見清澈甘洌的牛首山溪順勢向下潺潺流淌,於恬幽中平添了幾許靈動之感。

兩側岸坡平緩無奇,鬆柏雜樹蒼翠欲滴,參差錯落,巍然挺立。

攀山之道呈縱向“”形蜿蜒曲折,逐漸通往峻拔陡峭的牛首山巔。

途中岡巒起伏,景物茂盛,金陵名刹弘覺寺掩映在綠陰叢中,寺中浮屠塔頂呈現於參樹之上。

越往上攀登,山勢愈加陡峭。突兀挺拔的東西二峰酷似牛頭雙犄,直插青霄雲。

該畫創作於康熙十七年之夏,作者在該畫麵右上角自署款識:“牛首煙巒,戊午夏日寫於蘿棲堂。鍾山高遇”,並鈐有陰文“高遇之印”和陽文“雨吉氏”印鑒。

高遇在《牛首煙巒圖》的創作中,主要采用“平遠”、“高遠”法嚴謹布局,由近迄遠逐步展開,寫景層次分明,繁而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