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四一二章 明青花上的故事(2 / 2)

而是瓷器上的畫兒。

這應該是一件明代的青花瓷,跟元青花相比自然價格上要欠缺不少,但上麵的人物故事圖,卻非常引人注目啊。

畫麵中,一老者頭戴方巾,左手拿著書卷,坐於凳幾之上,背後的書桌上擺放著厚薄不同的書籍。

老者的左邊同方向席地而坐著同樣戴方巾同等年紀的兩個人。另外有兩個年輕人與他們麵對麵席地而坐。講課者用心,聽課者認真。

書院是中國古代社會獨有的一種教育形式。書院的名稱始見於唐代,發展成熟昌盛於宋,延續於明清。

有學者雲:書院萌芽可以追溯到漢代的“精舍”、“精廬”。

早期的書院一般都是民辦性質,因為民辦和官辦的官學有著本質的區別,官學的教育以科舉為主要目的,為應試教育而讀書。

而書院就不一樣了,更側重於學術交流,學向教授,是整體的素質的教育。

曆史文化名城——金城,素有“鄒魯”之稱,教育事業曆來十分發達,學風端正,書院林立。

曆史上影響力大的書院有:麗澤書院、崇正書院、齋精舍、桐蔭書院、麗正、長山等。

南朝金城人劉峻、劉孝標曾經在金城山講堂洞開堂講學,是婺州書院有記載的最早的雛形。

古代金城真正意義的書院,誕生於宋朝南遷之後。

由宋朝望族,曾經出過四位宰相的呂氏家族的呂祖謙、呂祖儉兄弟創辦麗澤書院。

清代學者全祖望在《同穀之先生書院記》中:宋乾淳以後,學派分而為三,朱學也,呂學也,陸學也。三家同時皆不甚合。

朱學以格物致知,陸學明心,呂學兼其長而複以中原文獻之統潤邑之。

呂祖謙家學淵源。

《宋史·呂祖謙傳》稱“祖謙之學本於家庭,有中原文獻之傳。”呂家南遷後定居金城,其與朱熹、張栻並稱為“東南三賢”。是宋代金城學派的奠基人,開南宋浙東學派之先聲。

麗澤書院最初建在金城江北水門北側高坡光孝觀旁,因觀旁有二湖相伴,故名為麗澤。

麗澤書院為南宋四大書院之一。後來書院拓大規模遷入古子城雙溪河畔,宋理宗趙昀曾賜禦匾額。

宋末麗澤書院又遷移至旌孝門外印光寺。明末毀於戰火,遺址僅留一方宋匾,上書“別派同源”四個遒勁大字。

清康熙六十年,知府取麗澤和崇正書院之名,在古子城重建“麗正書院”。直至清末廢書院興學堂,改麗正書院為金城中學堂。

由稟貢生入堂肆業。

後一分為二,一部為中學部,一部為師範。

直至今日,聞名遐邇的省重點高中——金城一中,在校史上依然寫著“金城一中,源於南宋麗澤書院”。

經世致用,讀書致用,百工治器,必貴於用的務實哲學,兼容並包,兼收並蓄,不立崖異的辦學理念。

這張書院講學的圖片,張元想是明末景德鎮匠人們在還原南宋朱熹、呂祖謙、陸九淵的學識交流、辯論、講學的場景。

你看書案後窗外波光粼粼的水麵不正是在二湖畔的麗澤書院講學亦或是在三省交界的鵝湖畔的授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