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五三四章 神廟寶藏(2 / 2)

或許大部分孩子時候都有過尋找寶藏的想法。

“截至目前為止,在這兩個分別代號為A、B的密室中發現了金佛像、金皇冠、100條金鏈子,不計其數的純金器具和金盤,成麻袋的金銀財寶。

其中包括比利時鑽石、總重量達17公斤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時期的金幣、18枚拿破侖時代硬幣、用絲纏繞的寶石、逾1000公斤重的金幣和金飾,還有數千年前長米多、重.5公斤的金項鏈等。

由於盤點尚未完成,估計總的寶藏價值將更驚人。

不過其中一名專家表示,目前估計的價值實際上還是不準確、保守的,因為‘沒有考慮到這些寶藏的拍賣價格和收藏價值……隻能,在寺廟中找到的秘密金庫價值連城’。”

張元回答道。

“這麼多寶藏,阿三國古代還是挺有錢的嘛,就是不知道從哪兒來的。”

展飛幻想著那大量的寶藏就擺在他的麵前,竟然忍不住笑出聲來。

張元一邊繼續檢查周圍的情況,一邊用隻有兩個人可以聽到的聲音繼續道:“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的真正起源已無從考證,但有很多相關的傳,其中一個最為著名:

一位聖人向神祈禱,希望見到佛祖一麵。

神於是化身為一個調皮的男孩,吞下了用於拜祭的聖物。

聖人生氣地追趕男孩,男孩躲到了一棵大樹下。

大樹倒下,並變為一個巨大形態的毗濕奴神。

聖人認出了毗濕奴神,懇求他變點,到正常人的倍就行了。

毗濕奴神縮後,告訴聖人,以後朝拜他必須經過道門:

第一道門供奉濕婆神,第二道門通往毗濕奴神肚臍上的蓮花,第三道門後麵是毗濕奴神的腳,這隻腳可以帶領信徒們走向神的救贖。

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正是依照這道神諭建造的。

公元8世紀時,統治喀拉拉地區的是哲羅王朝,當時流傳下來的民歌和史詩都記錄了這座神廟。

神廟的門塔很有特點,它是在1566年建造的,共有7層、0多米高。

到18世紀,喀拉拉地區南部出現了一位驍勇善戰的勇士瓦爾瑪,他率軍擊敗當時該地區的幾個土邦王,建立起了強大的特拉凡科王國。

與其他國王相比,瓦爾瑪深諳統治之道,他運用印度教教義,推廣‘君權神授’理念,於1750年重建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並以該神廟作為王國精神文明的中心,後人將其尊稱為大君瓦爾瑪。

目前的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基本保持了重建後的原貌。

帕德馬納巴史瓦米神廟起初是瓦爾瑪王族的家廟,因此毗鄰瓦爾瑪舊王宮。

神廟門前曾是一條年久失修的狹窄巷子,常常聚集著遠道而來朝聖的窮人。

特拉凡科王國十分富有。

據,歐洲的烹飪技藝和餐食本來索然無味,直到歐洲人發現了印度香料,他們的食物口味才得以改善。

因此,通往歐洲的香料貿易成為當時印度最賺錢的生意。

在特拉凡科王國的全盛時期,瓦爾瑪強悍的軍隊擊敗了入侵喀拉拉地區的荷蘭艦隊,牢牢控製住了喀拉拉地區與歐洲之間海上貿易的出口港,這奠定了特拉凡科王國財富的雄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