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七六一章 亂象(2 / 2)

一個盜墓賊,花費三功夫,把這裏最常見的一個漢俑從50米深的地下搬運到表麵來,他十年的生計就有著落了。

光陽城,不算地上文物,古墓葬就有115處。”

到這裏,李明光變得更為感慨和無奈:“這個貧窮的地方太容易產生犯罪衝動。”

歐陽曉丹這一次是從帝都下來調查長陵被盜案的始末的。

張元自然也沾了光,了解了一些事情。

劉邦長陵被盜的經過有些戲劇性。

陽城警局文物偵查大隊隊長高檢安把一次繳獲的二十來件盜墓工具拿給歐陽曉丹他們看,裏麵有幾十斤重的大繩、探杆、探鏟、安裝在遙控汽車上的無線探頭、撬杠和夜視儀。

“現在盜墓者都是全副裝備。”高檢安回憶,那應該是14號,文物偵查大隊防挖支隊接到舉報稱“田裏有影子在晃”,15日早晨6個警員布下埋伏,半時功夫,窯店鎮三義村農民黨軍利剛從地底伸出頭來,就被逮了個正著。

“本以為任務完成了,沒想到,我們一個警員下午回長陵清理現場,在同一個地方又發現一個人正滿頭大汗地往地上搬東西。”

高,“盜墓的人膽子越來越大,他們挖了一個洞,是死也要見到東西的。”

“幸虧被盜的隻是一個陪葬坑。”李明光苦笑道:“要真是劉邦主墓,事情恐怕會驚動高層了。”

讓張元感覺有些失望的是,當地一些握著實權的人對長陵被盜一事都口風甚緊。

文物事業管理局文物科官員一再強調:“隻是一個墓,沒丟啥東西,沒什麼可了解的。”

真相卻並非如此。

僅長陵61畝範圍陵區,張元看到可供一人進出的盜洞就在二十個以上,僅將近800米的劉邦主墳丘四邊,就有參差不同的九個洞口。

已經無法考據這些盜洞究竟是什麼時間留下的,但可以斷定,劉邦墓已遠非被盜墓者首次光顧。

而更讓人吃驚的是散布在陵區的上萬個梅花點式的密集探洞。

張元他們大致測量了一下,深的探洞超過0米,一般的也有15米左右。

李明光一直很痛心地看著這些盜洞,他告訴張元,在現存漢陵裏,劉邦墓陪葬墓最多,有6座。

“一開始這些陪葬墓也有顯著的墳丘,年代長遠後,墳丘就消失了。這給盜墓增加了難度,盜墓者要判斷墓穴位置就必須依靠這種密集鑽孔式勘探。”

有意思的是,以如此密集程度的探孔來推算整個陝州古墓被盜掘的程度,盜墓的曆史與現實可以被描述得簡單而清晰,李明光還:“如果把陝州的所有盜墓鑽孔連起來,足以把地球打穿三個來回。”

關於這一點,張元倒是沒想過,心裏頭也是頗為驚訝啊。

聽當地人,陽城共有700多名文保人員、90多個文保基層組織和個省級以上文保單位的文管所。

這幾年用於文物基礎建設和文管所建設的投入高達000萬元。

盡管在這樣的非常時期,題著鮮紅大字“護衛國寶、無尚光榮”的劉邦長陵文物管理所仍然空無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