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七六三章 八仙宮文物市場(2 / 2)

不過,通常“八仙宮”的交易額不會太大。

盜墓者大多急於出手,買家也拚命壓價,一個普通的青銅器皿不到00元差不多就能成交了。

這是一個買方市場。

張元可以確認。

所以以前在陝州的時候,他經常會來八仙宮淘寶,在這裏,你可以花費很少的錢,購買到你想要的東西。

張元其實很清楚,這些文物市場上的老板充其量算是文物產業鏈上的“二道販子”,他們背後都還有更高級別的交易商,真正的交易你是看不見的。

這個鏈條在某種程度上是依靠文物市場的信息失衡來維係的,許多從盜墓者手中收購的文物實際價值要比收購價高出十倍甚至百倍以上,而文物市場的文物販雖然具備很專業的文物鑒別力,卻沒有自己出貨線路和市場大買家的信息,同樣必須依賴他們上遊的交易商來完成第三級交易。

因為每個環節都出現讓人意想不到的利潤空間,一些“吃水”過深的上家經常會和下家反目成仇,暴利刺激下的“黑吃黑”經常發生。

有件事在圈內流傳得很血腥:一個陽城的盜墓戶王某以50元價格把他盜得的一塊年代久遠的銅塊賣給了文物商孫某。

十來後,就有傳言他賣出的那個看上去像塊銅磚頭的東西其實是古代造錢的模具“錢範”,並且是新莽時代的“餅貨泉銅範母”,屬極品,道上已經有人開出0萬元價格。

王連夜趕去古城向孫某索要此物,在橫遭拒絕後氣急敗壞將孫家滿門滅口。

事實上,一些官方文物部門也是盜墓文物的購買者之一。

盡管我們國家的《文物保護法》規定任何出土文物必須無條件上繳國家。

“全國絕大多數博物館都麵臨著館藏品嚴重不足的問題,現在,我們必須要花錢買文物,那你就沒辦法去管賣文物的人到底是不是盜墓賊,文物的來路是不是正當。”

張元認識的一個熟人,是陝州某博物館的工作人員。

起這個事兒,他也很無奈啊:“你不買的話,誰會把東西交給你?”

通過這位朋友,張元還看到了一份《開館十年文物征集統計表》,陝州“省博”從1991年6月到001年5月10年間用於征集文物的所有經費僅為“165.09萬元”。

而張元了解到,陝州一家私人文物商一年的文物征集費就是個億。

與地下文物交易鏈相比,官方征集顯得毫無競爭力。

這也就是為什麼大部分好東西都到了私人手裏,而官方卻得不到的根本原因了。

沒辦法,現在是物欲橫流的世界,沒有錢的話,你什麼都不算。

如今的人,還有幾個把愛國付諸於行動的?

真得是太少了。

大部分人,不牽扯到自己私人利益的時候,那叫一個大度,那叫一個偉大。

可是一旦牽扯到自己的私人利益,哪怕隻是蠅頭利,立馬就會變成瘋狂的野獸,拚命撕咬企圖碰觸自己利益的敵人。

這才是現實。

很肮髒,但卻很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