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序章(1 / 1)

永朝之南,有國名宛。

宛國雖名義上是永朝治下的屬國,但其地處南方,國力強盛,兵力與永朝不相上下。是以宛國國君與永朝天子雖名為君臣,卻並無朝貢納稅之事。

永朝曆宏元年間,北方夷國舉兵侵犯永朝邊境,其時高帝在位,苦於國力空虛,高帝不得已向宛國借兵。宛國鐵騎聞名天下,破敵陣輕而易舉,夷國大敗而歸。

高帝念宛國國君之惠,遂廢其屬國之名,兩國約為兄弟,自此結好已近百年。雙方互通有無,戰時互為援手。

永朝代代相傳,今至宣帝。宣帝素來病弱,太子璟為先皇後嫡子,性情優柔。先皇後仙逝後,帝複立平邑王之妹蕭氏為後,蕭氏育有陽莞公主,權傾六宮。蕭氏外戚位高權重,行事多有僭越,帝為之常憂心不已。

右相趙澤為宣帝重臣,進言曰:“東宮積弱,將來承繼大統時恐不足以服眾,且朝中重臣居功自傲者甚廣,以蕭氏為甚,陛下若恐太子帝位有失,不妨為其另尋強援。”

帝歎曰:“太子行事優柔,實難擔當重任,但強援難覓,寡人深為煩憂。”

趙澤複進言:“宛國與我朝素為友邦,素聞宛國國君有七子一女,若陛下與其結為秦晉之好,則太子無憂矣!”

帝大喜,采其言。

『宣帝雍和十九年春,永朝右相趙澤奉天子令出使宛國,攜重寶而至,為太子求娶國主之女長樂公主。

宛國國主膝下僅此一女,視若珍寶,聞言大喜,準之。以邊境朔、揚二城為妝奩,並遣國中名將洛長風為送嫁使。

四月十二,送嫁隊伍離開宛國皇宮。

五月十六,宛國公主抵達帝都。宣帝雖在病中,仍勉力坐朝召見公主,讚曰:“得兒婦若此,朕之幸也,永朝之幸也!”

六月廿六,太子大婚,帝都慶典延續九日,為皇子大婚大赦天下,舉國歡慶。

雍和二十年秋,宣帝宿疾複發,崩於極天殿。太子璟登基為帝,是為少帝,封太子正妃為後。

少陵元年冬,秣陵侯起兵謀反。

翌年初春,帝都告破,少帝崩於亂軍中,皇後引鴆自裁於後宮。』

史書上不過寥寥幾語,就將宛央的一生道盡,可是她的一生,還遠遠沒有完結。

那是春天剛開始的時候,迎春花方吐出第一枚花苞,就如她初初綻放的青春,那樣美好。可宛央卻不知道,花期雖絢爛無比,卻極是短暫,以花自比的自己,自然也逃不脫凋零的命運。

終於從繁複的送親儀式中解脫出來,身著正紅嫁衣的少女扶著微芷的手登上步輦。正紅的氈簾放下前,她最後看了一眼朱紅宮門外的眾人。她的母妃淩氏站在皇後身邊無聲流淚,這或許是淩妃自入宮以來第一次走出宮門。宮牆中的歲月已經磨滅了她所有的抗拒,在送別唯一的女兒時,她也隻會無聲的流下淚水,絲毫無損於她後宮高位優雅隱忍的形象。

而長樂公主宛央,終於走出那道宮門,隻是為了去往另一座皇城,另一座後宮,走進一段注定是黯淡的人生。

她的父皇是宛國的君主,膝下有七位勇武的王子,還有視若掌珠的女兒宛央。然而無論有著怎樣的身份,怎樣的地位,終究無法逃脫被人擺布的命運。不管父皇表現的有多麼寵愛她這個唯一的女兒,他還是毫不猶豫地將最珍愛的女兒送去千裏之外的永朝皇宮,接受一段已被注定的命運。

手中的氈簾落下,遮擋了她不舍的目光。

自此一別故國,河山萬裏。

今生身在他鄉,至死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