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曾公亮:北宋著名軍事軍火家(1 / 1)

第四篇

古今科技人物

泉州曆史上出現了一批較有影響的科技人物。本篇選取的古代科技人物中,他們或者直接從事科學技術創造發明活動,或者組織參與科技書籍的編撰工作,或者在某一領域的工藝實踐中作出突出貢獻,均對後世影響較大。在近當代科技人物中,共有25位泉州籍院士,本篇重點介紹在某一學科領域具有開創性貢獻,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和表揚,對今天科研工作仍具有重要影響,其事跡得到廣泛宣傳、廣為人知的部分院士。限於篇幅,其他院士簡介放在附錄部分。

曾公亮:北宋著名軍事軍火家

曾公亮(999—1078),福建泉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軍火家、思想家,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進士,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曆官知縣、知州,知府、知製誥、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參知政事、樞密使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他知文通武,組織編纂了我國古代軍事學及軍事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武經總要》。

曾公亮塑像

《武經總要》是我國第一部官修綜合性兵書,舉凡“軍旅之政,討伐之事,經籍所載,史冊所記……至若本朝戡亂,邊防禦侮,計謀方略”等內容,無不涉及。全書共分前、後兩集,每集20卷,包括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術兩大部分。前集的20卷詳細反映了

宋代軍事製度,包括選將用兵、教育訓練、部隊編成、行軍宿營、古今陣法、通信偵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戰、武器裝備等,特別是在營陣、兵器、器械部分,每件都配有詳細的插圖,這些精致的圖像使得當時各種兵器裝備具體形象地呈現在我們麵前,是研究中國古代兵器史的極寶貴資料。後集的20卷輯錄曆代用兵故事,保存了不少古代戰例資料,分析品評了曆代戰役戰例和用兵得失,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武經總要》第一次完整地記載了火藥的配方及製作過程,比歐洲人首提火藥,早了近三百年。書中記載了我國最早的火球、毒藥煙球、蒺藜火球三個完整的火藥配方,用這三個火藥配方製成的火藥,雖然由於硝的含量較低而隻具有燃燒的性能,但它們卻是北宋初期所製燃燒性火藥的代表,標誌著我國火藥發明階段的結束和用於軍事的開始。這在兵器發展史上具有開創意義,因而被世界火器史學家視為研究火藥與火器發明史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同時,書中還記載了我國最早用於戰爭的一批軍用火器,即火球類火器與火藥箭類火器,還附有製造與使用方法,標誌著當時軍事技術的發展,已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武經總要》在“守城篇”中對築城技術作了全麵係統的研究,並吸收了當時的最新成就,對築城地形的

選擇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認為地勢稍高、易守難攻、用水充足、不易幹旱的地方,是理想的築城所在。書中要求在築城時要參照《神機製敵太白陰經》中關於平陸築城的規定,城牆高度、城基厚度、城頂厚度以4∶2∶1的比例修建,使所築的城牆既節省工料,又堅固耐久。從所配圖繪上看,宋朝所築的城牆,內外壁已開始用城磚圍砌,說明當時的築城材料已有較大的改進,為後人的繼續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書中還詳細闡述了城垣各部分的建築要求和規定,構建了一個以城門為中心、突出重點、點線結合、綜合配套的堅固城防體係,以此提高城的防禦能力。

《武經總要》還記載了航海所用指南針的前身——指南魚的製造方法,這是我們研究指南針發明史的重要資料。該書卷十五載:“用薄鐵葉剪裁,長二寸、闊五分,首尾銳如魚形,置炭火中燒之。候通赤,以鐵鈐鈐魚首出火,以尾正對子位,蘸水盆中,沒尾數分則止,以密器收之。”指南魚本是幫助士兵在夜間辨別方向的簡單儀器,隨著人工磁化技術的成熟,更為精細的指南針在11世紀時被用於航海。人工磁化方法的運用,是磁學和地磁學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促進了航海指南針的發明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