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林俊德:獻身國防科技事業科學家(1 / 1)

林俊德:獻身國防科技事業科學家

林俊德(1938—2012),福建永春人,爆炸力學與核試驗工程領域的著名專家,少將軍銜,中國工程院院士,原總裝備部某試驗訓練基地研究員。

林俊德一輩子隱姓埋名,52年堅守在羅布泊,參與了中國全部的45次核試驗任務。他於1978年被國防科工委授予“先進科技工作者標兵”榮譽稱號;1987年出席第二屆全軍英雄模範代表大會;1990年參加共青團中央組織的“奮鬥者足跡”知識分子報告團,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1997年獲國防科工委頒發的伯樂獎,並撰寫專著兩部,編著出版教材一部。2018年,經中央軍委批準,“獻身國防科技事業傑出科學家”林俊德為全軍掛像英模。

1955年,17歲的他考入浙江大學機械係。由於家境貧窮,大學全是靠黨和政府助學金讀完的。為此,林俊德常對兒女們說,我能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培養。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要赤誠報國。1960年,從浙江大學畢業的林俊德參軍入伍,從此隱姓埋名,成為新中國核試驗科研隊伍中的一員。

1964年10月16日15時,羅布泊一聲巨響,蘑菇雲騰空而起。林俊德研製的“林氏”壓力自記儀,在我國第一顆核爆試驗中首戰立功。自此,作為功勳裝備,

它應用於各種高尖端武器試驗之中,出現在試驗場的各個角落。

林俊德長期從事空中核爆炸衝擊波、地下核爆炸岩體應力波、核爆炸地震波、核爆炸安全工程技術、強動載實驗設備與實驗測量技術等研究工作,參加過眾多重大國防科研試驗任務,帶領項目組解決多項關鍵技術課題,獲國家技術發明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獲二等獎以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項;1990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世紀90年代,他啟動核試驗地震、餘震探測及傳播規律研究,把地下核試驗應力波測量技術向核試驗地震核查技術擴展,為中國參與國際禁核試核贏得重要發言權。1999年,他受特邀出席“兩彈一星”突出貢獻科技專家表彰大會,榮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200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後,他主動擔綱某重大國防科研實驗裝備的研製任務,帶領攻關小組連續攻破方案設計、工程應用、實驗評估等難關,最終取得關鍵技術重大突破,研製完成各種重要裝備。

“我這輩子就幹了一件事,核試驗。咱們花錢不多,幹事不少。搞科學實驗,就要有一股子拚勁兒。”這是林俊德經常引以為豪的話。他擔當10多項國防科研尖端課題研究,一年幾乎有300多

天都在大漠戈壁、試驗場區度過。

“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來了!”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從確診到去世的27天時間裏,他戴著氧氣麵罩、身上插著10多根管子,坐在臨時搬進病房的辦公桌前,對著筆記本電腦,一下一下地挪動著鼠標。

因為在他的電腦裏,關係國家核心利益的技術文件,藏在幾萬個文件夾中。

他放棄用手術延長壽命,選擇與死神爭分奪秒,1天、2天……一直拚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天、最後一刻……

這是林俊德生前最後的影像,他大口喘著氣,眼神也暗淡下來,這一躺下後,他再也沒能起來……

2012年5月31日20時15分,林俊德,這位讓羅布泊發出45次巨大轟鳴的將軍,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臨終前,他用虛弱的話語再三叮囑:“死後將我埋在馬蘭。”對於林俊德院士來說,馬蘭是他奮鬥一生的地方,是他永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