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一個人的“山海經”(1 / 3)

一個人的“山海經”

至少是一億年以前的事情了。在燕山運動晚期,地殼深處上湧的熾熱岩漿冷凝結晶,形成了質地堅硬的嶗山花崗岩。緊接著,在新生代的造山運動中,地殼抬升——每抬升一寸,海浸海退和外營力的再造都會帶來地質輪廓的滄桑變化,風霜雪雨剝蝕出岩石的奇峻,海上升起了劍峰千仞。

如你所知,這是一座海上名山,受惠於大自然造物的神工,又奪了奇才的丹青,萬千繁複,融融渾然。山南如武士,心硬,麵冷,不苟言笑,閱讀他的陡峭就像進入了一場冷兵器戰爭,弓箭與戰馬齊鳴,山風如吹角連營。山北若仕女,絳裙拂散綠楊煙,與天理人情琴棋書畫相伴,清雅而不俗,閱讀她就是聽取她,淙淙入耳,暢神尚韻之間亦能獲得高處的獎賞。

千萬年來,用身體閱讀山體者,有帝王有僧道,有騷人有墨客,有旅人有山民——無論人生被加定了怎樣的副詞和形容詞,隻要“受洗”於此,便被統一了情感的格式:敬畏與讚美。

“嶗山”二字最早見於659年《南史·明僧紹傳》。《神農百草》《本草圖經》沿用了這個稱謂。明末黃宗昌修《嶗山誌》後,“嶗山”逐漸被廣泛采用。而此前,這座山先後被稱為牢山、鼇山、勞山、不其山、輔唐山……每一個名字都攜帶著一段波詭雲譎的曆史或傳說:帝王慕名求仙

方,千名道士慕名修仙道。春秋時期,這裏就雲集了一批長期從事養生修身的方士之流,到了戰國後期,嶗山已成為享譽國內的“東海仙山”。

全真道士丘處機對嶗山終生愛戀,他驚歎嶗山的氣象:“鬆岩鬱崛瑞煙輕,洞府深沉氣象清。怪石亂峰誰變化?亙初開辟自天成。”他也讚美嶗山的盛景:“雲海茫茫不見涯,潮頭隻見浪翻花。高峰萬疊連雲秀,一簇圍屏是道家。”

曆代道士隱山、修身、養性,除了丘處機,最著名的要數張三豐了。據說張氏其人龜背鶴形,儀表神異,雲遊的去處也多是道教發展悠久的名山大川。據明代崇禎年間禦史黃宗昌編撰的《嶗山誌》記載:“永樂年間張三豐者,嚐自青州雲門來於嶗山下居之。邑中初無奈冬花,三豐自海島攜出一本,植於庭前,雖隆冬嚴雪,葉色愈翠。正月即花,蕃豔可愛,齡近二百年,柯幹大小如初。”這株植於太清宮三官殿的耐冬山茶,至今猶存。高近七米,合圍近兩米,專家估算樹齡六百餘年,與史誌記載張三豐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所植,在時間上吻合。張三豐第三次返嶗山後,融合道教醫學和內丹養生,連同馳名天下的道家武學一並傳授於人,於發展嶗山道教、光大全真門派,功莫大焉。

聖賢東臨嶗山,名道裏有丘處機張三豐,帝王裏有秦皇漢

武,詩人騷客裏有李白。李白寄情山水,一生遊遍名山大川,但是將遊山、觀海與尋仙三者結合為一體者,想必唯有嶗山。“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中年謁漢主,不愜還歸家。朱顏謝春暉,白發見生涯。所期就金液,飛步登雲車。願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據考證,李白的這首詩作於唐天寶三年(744)。嶗山是李白生平第一次見到的海邊大山,他沐浴海風,手翻紫霞,恍入仙境,名篇佳作翩然而生。

遠眺山海,美景是每個“受洗”於嶗山的人偶遇的燦爛。

從煙嵐初上到曉色依稀,海總在那裏,在陽光下,波光閃閃,銀亮滿滿。海灣兜轉,離島撒落,帶來岬角、礁群、沙灘的交錯布設,也構成了山與海的對談方式。當山路回環,海浮動於樹與樹的罅隙。海霧一旦漫至半山腰,海就退到了遠處和虛處。蜿蜒迂行,依舊因雲霧彌漫看不到山頂,就連緊鄰的峰巒也隱身其中,難識麵目。走走停停,霧氣漸薄,極目遠眺,可見滄海茫茫,水天相融——驀地,一叢高大山脈赫然顯現,巨石堆疊,草木叢生,頓覺威嚴壯闊,心生驚悸,細看卻又在千米之外。

三圍大海,背負平川。嶗山餘脈沿東海岸向北至即墨東部,西抵膠州灣畔,西南方的餘脈則延伸到青島市區,形成了十餘個山頭和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