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59章 出征2(1 / 2)

殷懷山來跟宋贇辭行,在並州結拜的日子仿佛就在昨日,今朝卻已經開始圖窮匕見。

“你要去尋荊長明?”宋贇不禁問道。

殷懷山點頭,“剛來這裏時我睜眼見到的人就是荊長明,他救了我一命。你現在是北周人,有自己的家國大義,但我還是個自由人。”

“你當然是自由的。”宋贇並不打算阻攔殷懷山,從殷懷山背著那口箱子四處奔波便已知曉,他留不住人。

“多謝。”殷懷山很鄭重的向宋贇一拜,此去經年不知何時再會,也許不會再有‘再會’,相逢一場已是幸運,惟望各自都安康。

宋贇看著殷懷山背著箱子遠走的背影,忽然覺得這皇宮真的好大,好空曠。

威海一帶的援軍最終決定由宗政餘帶領,從冀州調軍前去,冀州總管軍務的副都統一直由公羊疏兼任,現在由宗政餘接任冀州都統一職。

慶親王早年也是在軍隊裏摸爬滾打過的,雖有其他人選,但現在各方都需要能上陣的武將,根本抽不出多餘的人,慶親王臨危受命。

最後是出征嘉峪關的都統,本來最佳人選是公羊疏,年少時進入軍營便是跟著德宗一起平定天下,仁宗繼位後,天下也安穩了幾分,便一直在並州。可惜現在公羊疏遇刺,命懸一線,其餘老將軍身體不健,都已經是解甲歸田之態,還有能力扛起戰事的不多了。

仁宗也培養了一批年輕的武將,年輕人熱血充足,但並沒有經過戰場的洗禮,遠不如老將穩重。文臣更不行,都是些紙上談兵的,上戰場見了血都能嚇得尿褲子。

商討了幾日,仁宗決定親自出征,朝野震動,紛紛出言勸阻,宗政越一意孤行,留下了兩道聖旨,第一道在早朝時宣布的,今後由王後打理朝政;第二代便是立太子之事。

第二道聖旨並未宣讀,稱太子還小,由王後撫養著。太子一立,百官便無話可說,太子也事關江山穩固,早立早好。

宋贇聽聞這個消息並不感覺意外,隻是感覺有些累,心很累,腦殼也很痛。

他躺在榻上默默的看著房頂,一會驚奇頂上沒有一絲灰塵,一會想到嘉峪關離這裏多遠?一會又想起在海上漂泊的宋少筠······思緒起起伏伏,跳轉得極快。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宗政越該去鎮守國門,他是萬民的‘君父’,打退外敵是他的職責。

明明知道,可就是提不起勁來,仿佛整個人被抽空了一般。

宗政越輕輕攬住宋贇的肩,“孤三日後啟程。”

“嗯,太子立的是誰?”

“立太子的聖旨在白師兄手中,等朝廷穩定下來再宣讀。白師兄會留在鎬京守著你,若有變動,遷都洛陽,切不可留戀。”

宋贇翻了個身麵對著宗政越,“你死了我就走。”

“好。”宗政越拍了拍宋贇背,“睡吧,我守著你。”

宋贇拱進宗政越的懷裏,閉著眼將所有的思緒都清除,仿佛睡一覺便好了,什麼都會好。

······

這一個月的時間,多位大人物出征,現在便是連仁宗帝都親自出征。百姓也知戰爭來了,糧價瘋狂的往上漲,宋贇忙得焦頭爛額,讓錦衣衛徹查漲價的商人,凡是漲價翻了三倍以上,可先斬後奏。

亂世將至,首先要穩定民心,糧價是最容易亂的。但糧價又事關民生,糧價不穩則民生不穩。

福貴將今日的奏章擺好,宋贇將重要的挑出來放在一邊,不重要的自己順手便批閱了。以前太平時日,文臣的奏折寫得天花亂墜、辭藻華麗,現在呈上來的奏折簡明許多,連多餘的一句廢話都不敢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