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60章 縣誌(2 / 2)

武帝重新修建的皇宮,無數能工巧匠被征用,各地都有進獻木材。

“讓黃虢去祁連山腳下的最近的幾個縣城,將武帝時期的縣誌都帶回來。”宋贇合上書籍,吩咐道。

福貴匆匆去傳口諭,這黃虢是武狀元,現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已經升為正五品鐵騎營副尉了。

······

一月之後,黃虢抬了一箱子書回來,裏麵裝的都與祁連山挨著邊的縣上縣誌。

祁連山從嘉峪關起源,祁連山其實是從大齊時期的匈奴傳來的,‘祁連’在匈奴語中是天的意思,其實也稱為天山,或者天之山。天山上有一個門派——天山派,早些年是匈奴人來學習中原武功成立的門派,後來逐漸漢化,現在天山派中人都稱為漢人,北周朝廷還對其嘉獎過。

天山多有動蕩,匈奴民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這唱的便是河西走廊南部的山地,南麵水草豐美,是匈奴必爭之地。

匈奴在三百多年前被當時的文帝打散,也是呼延四部和冒頓一族的前身,兩者幾百年前也是一家。

黃虢帶人騎快馬上路,幾乎與仁宗的軍隊同時到達嘉峪關。他帶人跑了好幾個縣上,武帝時期的縣誌早已喪失,去天山派走了一遭,又再回來的路上到縣衙內搜集了一些。

天山派成立了兩三百年,一向喜愛中原文化,附近動蕩時便會到山下來收書,拿回山上給孩童們看。 黃虢帶回的許多有關武帝和李王後的話本子便是在天山派收集到的,真正的縣誌很少,隻有三五本。

烏斷和穀十三也去了 李王後的牌坊處,掘地三尺都未找到一絲一毫有關於寶藏的痕跡,兩人灰頭土臉的回來了。

宋贇看到一大箱子書便頭疼,尤其是聽黃虢稟報沒有縣誌,大多是話本子時。趕緊讓黃虢抬到內閣去,讓內閣所有大人分著看,明日他要提問。

內閣的大人也是一頭霧水,鬧不清殿下想怎麼提問?羅成儒首先去拿了兩本書,“各位大人,殿下自有用意,看兩本書也就一晚上的事。”

眾人聽羅成儒這麼一說,也不好推辭,都拿了兩本回去,準備通宵看書,即便不能全文默誦出來,也得知曉其七七八八。

仁宗已經到了嘉峪關,冒頓的軍隊早已進犯了幾次,還抓了許多漢民衝鋒在前。坐鎮嘉峪關的是老榮國公及其兒子,前陣子榮國公府的大夫人與林香兒扯皮在鎬京被人看了不少笑話,但隻要榮國公不倒,嘉峪關不失守,國公府的榮耀一直都在。

次日一早,宋贇下令休朝一日,早早的便趕到內閣中。他坐在上首位置,下麵依次坐著內閣的大臣,宋贇也不廢話,直接提問道:“縣誌上有什麼奇特之事?”

陳閣老搖頭,“老臣拿的兩本上記載的都是無關緊要之事,最為重大的莫過於祁連山挖出一顆五百餘年的老山參。” 陳閣老還未說他看的是武帝與李王後攜手挖出來的,老山參挖出那一刻天降異象,天山上空遍布五彩祥雲,看得他也不知怎麼評判的好?

羅成儒接著道:“老臣拿的兩本倒是未記載其他之事,除地方上的雜事,便是民間出現一種奇怪的車子,像牛又像馬,能自動行走,能拉千斤重物。”

宋南章道:“老臣看的兩本書中也未記載其他事。”隻有武帝和李王後相親相愛的日常,看得溺牙。

戶部尚書道:“老臣看了一本,上書一個商人為博西域美人一笑,從天山上砍了許多木材往中原運,要用天山的木頭造一所宮殿,金屋藏嬌。”

······

各位老臣經過一晚上的荼毒,也鬧不明白殿下讓他們看這種語句都不甚通暢的話本子做什麼?武帝一會是生了三個腦袋的神人,一會是天上真龍下凡,一會是玉帝之子降臨······李王後的身份也多變,一會是鳳凰降臨,一會是狐狸精投胎,編得匪夷所思。

北周不禁言論,導致這些話本子也越寫越離譜,稍有異常便往神神鬼鬼方麵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