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六百一十三章 搞什麼?(1 / 2)

“我稱不上賢德,也稱不上智慧。 】作為普熱梅希爾家的孩子,作為攝政,我沒能給家族帶來榮耀,沒能給波西米亞帶來尊嚴,也沒能給你們帶來幸福。我愧對祖先,愧對波西米亞,愧對丈夫,更愧對你們。”

黎明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到來,布拉格城區市政廳,艾利什卡拉著丈夫查理孤零零佇立台階上,佇立火把光影中。廣場上漆黑一片,細碎的聲響卻暗潮般蕩漾,艾利什卡能感覺到無數雙詫異的目光。

“大家一定很奇怪,我為何要在這濃濃暗夜中將大家召集到這裏。除了歉疚,我還要宣布一件事。我丈夫和我將離開這裏,離開生我養我的布拉格。也許這是逃避,可大家知道,城外的軍隊很難阻擋,那位高貴陛下也無法容忍我們呆坐在裏,無法容忍我們更虔誠的信仰。我相信大家有足夠勇氣保衛自己的家園,保衛自己的親人,可痛苦太多了,僅僅一個月,我見到的痛苦太多,僅僅一周,布拉格經受的痛苦太多。”

“我充滿希望去談判,我忍受屈辱去懇求,可我無法改變那位高貴皇帝的心意。我隻能離開這裏,跟丈夫離開這裏,離開布拉格,離開祖先建造並生活數百年的城堡,因為這可以讓布拉格停止痛苦。黃胡子已經答應,隻要我離開,隻要我放棄家族的尊嚴,他將停止攻擊,和平的占領這裏。”

悵然掃視看不清的人群,待嗡嗡聲低落,艾利什卡繼續:“大家放心,黃胡子沒有想象中殘暴。隻要我們離開,他可以給波西米亞帶來安定,大家可以自由自在體味主賜予的一切美好。我隻希望,大家還能記住,腳下土地叫波西米亞,祖先生活,並為之奮鬥的土地叫波西米亞。”

抹去臉上的淚水,艾利什卡抱起丈夫,蕭索走下台階,來到馬車旁。可她沒能上車,人群湧過來,堵住去路。

“王後,我們有信心守衛布拉格”“王後,你不能離開是普熱梅希爾家族建立波西米亞,給捷克斯拉夫人一片生存的土地。”“王後,你不能向殘暴的黃胡子低頭,你能給這裏帶來希望”無數的呼喊聲震蕩空氣。

示意侍從舉高火把,艾利什卡抱著丈夫顫巍巍站到馬車踏板上,等聲音止歇,大聲:“我很慚愧,我要逃離這裏。你們知道,為了波西米亞,我能忍受一切屈辱,可我不能看著這座城市毀滅。如果這是逃避,是的,我隻能這麼做。可我依舊是普熱梅希爾家的孩子,依舊是波西米亞的孩子,我會前往厄爾士山(德捷邊界,一般山脈河流之類交界很少改變),在哪裏默默看著大家,在那裏積蓄力量。如果有可能,我將回到這裏,如果大家安享幸福,我將靜靜在那裏,在波西米亞最後的土地上回到主的懷抱。”

完,艾利什卡跳下踏板,抱著丈夫想北方走去。人群默默分開,注視她孤零零的身影慢慢離去。不久,零零落落有人跟上去,不顧她勸阻跟上去,隨後,更多人匆匆趕回家中,收整物品,同樣追上去。

當陽光照耀布拉格,城東火炮陣地一陣擾動,沒多久,黑壓壓重騎兵湧出際線,排著整齊隊列漫過河,抵達火炮陣地右側。整個軍陣沉默蕭殺,招展旗幟和排排騎槍讓他們更像移動的鋼鐵森林,充滿無盡威壓,巍峨聳立,火熱盔纓飄舞的近衛隊野牛騎士則像是森林沉寂中等待爆發的火山。可布拉格更是沉寂,不為所動。

“什麼?市民基本上都撤走了?”聽到約瑟夫彙報,繞是劉氓飽經風雨也是大驚失色。

“是,陛下,昨晚撤走的,朝波西米亞山方向撤走,後隊離布拉格目前還不到十裏,主要是貴族和義勇兵。女邊疆伯爵正帶骷髏騎兵監視,要攔截或進攻麼?”

“攔截個屁好好跟女邊疆伯爵學學”劉氓怒火三丈,隨即哭笑不得。

這女人,花樣玩的狠毒啊。全部撤離,既保存了實力,又顯現出不得不為的悲涼,更突顯他黃胡子入侵者身份,可以博得各國廣泛同情。市民拋家離舍,回來的心如何能安撫,又為反攻埋好伏筆。最可恨的,他們在波西米亞山脈伺機而動,背後有薩克森撐腰,難道自己就在這耗著?

呆站半,東城門附近一陣擾動,不久,城門被打開,烏壓壓市民在貴族引導下湧出來。劉氓不得不弄出笑臉迎上去,因為這是城堡區依舊堅持信仰的日耳曼神父、貴族和居民,一個個表情隻能用欣喜若狂形容。

滿心鬱悶在歡呼聲中入城,這感覺實在是前所未有。再看滿地散落的雜物,街邊空蕩蕩房屋,劉氓的鬱悶更是無以複加。這女人,不吭不哈的,還顯得很委屈,這一道被擺的…

城堡區日耳曼貴族一路上七嘴八舌,都建議劉氓入住布拉格城堡,在哪裏舉辦慶功會。劉氓恨不得挨個咬他們一口,但也隻能敷衍著帶他們進入市政廳。

等大家略微平靜些,劉氓站起來,大聲:“各位虔誠的信徒,我黃胡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做教會的劍與盾,是維護帝國的榮耀,德意誌的榮光。我來波西米亞,並不是為了攫取領地,而是為教會平定動亂,恢複波西米亞人信仰秩序。”

“你們是日耳曼人,德意誌人,也是波西米亞人,艾利什卡王後等人同樣屬於德意誌,不過是走上迷途。既然信仰堅定,我想寬容也是大家的信條。這樣吧,我決定封閉布拉格城堡,隻要王後悔悟,隨時可以跟丈夫重新統領波西米亞。布拉格城區所有離開市民的財物也要統計封存,隨時歡迎他們回來。當然,各位對教會的貢獻,對帝國和德意誌的貢獻,無人敢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