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92章 此策極妙(1 / 1)

“回父皇,這辦法便是義務教育。”

朱元璋疑惑到“何為義務教育?”朱棣與朱允炆也是滿眼疑惑的等著朱楩繼續說

“父皇,所謂義務教育就是讓這個城鎮裏麵的所有沒到年紀的孩子都去學堂裏上學。”

朱元璋更疑惑了“這和解決牧民問題有何關聯?”

朱楩笑了笑“父皇,是這樣的,這些牧民居住到城中之後,由縣衙造冊登記,在城中建一座學堂,並且強行規定,不論是牧民還是百姓,家中十三歲以下的孩子必須到學堂讀書。”

這三人一下便恍然大悟過來,有什麼比把你所有的孩子都拿在手裏更好的要挾手段呢。

但是轉眼朱元璋與朱棣又開始麵露難色起來,朱允炆也是在一旁說道“這雖說建一個學堂是很簡單的事,可是不論牧民還是農民,家裏的孩子都是要幫著家裏做事的,要都去讀書考功名了,那我大明的土地誰來種,賦稅誰來繳納。”

朱允炆所說一直都是封建社會的一大難題,所以朱元璋建立明朝時才給人都安上了身份,農民永遠是農籍,後代也是農民,工人永遠是匠籍,子孫後代也得從事祖輩的手藝,唯一的出路就是讀書考功名。

朱楩其實知道如何一招解決這樣的情況,隻需要把明朝的這個身份等級製度給取締了,那百姓還可以做更多的事來謀生,但是這樣就會觸及到很多權貴階層的利益

朱楩也不能步子邁得太大,凡事還是得一步一步來,於是提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太孫,您看這樣如何,這個專門給普通百姓和牧民辦的學堂不教四書五經和科舉的一切內容,隻找個夫子教這些孩子基礎的認字寫字。”

朱允炆反駁道“這樣也沒必要專門建個學堂,而且百姓們也不願意,寧可讓自家孩子多幫自己耕地。”

朱楩淡然一下“太孫說的極是,那若是除了讀書識字,將這些孩子按戶籍區分開,讓州府裏耕種最厲害收成最多的農戶來教這些農民的孩子種地,讓歸順的牧民來教這些牧民的孩子放牧,讓城內最好的鐵匠來教匠人的孩子冶鐵。”

朱棣聽到這猛的錘了一下椅子扶手,這個辦法實在是太妙了,往小了說可以解決牧民問題,往大了說,要是有這樣一座學堂,那種田的孩子得到經驗,田便種的更好,收成更多。

放牧的孩子,得到牧民的經驗,這馬兒與牛羊便能養的更好,還能專門找一批漢人孩子來和這些牧民學習如何養馬喂馬,那大明將不會再缺戰馬。

而且那些鐵匠的冶鐵經驗,便能讓這些匠人的孩子把刀槍做的更鋒利,鎧甲打得更堅硬。

朱楩這個方案借鑒的還是後世的職業技術學校的概念,畢竟這個時代讀書人要去考功名,那辦個職高給百姓們提升提升手藝也是必要的嘛,就從曆史發展來看,中華沒落其實和輕視手藝人有莫大關聯。

朱棣大笑道“好好好,此計甚妙,甚妙啊,哈哈哈。”

發現有點失儀了,連忙給朱元璋和朱允炆行禮“一時過於激動,陛下太孫勿怪。”

朱元璋也嗬嗬的笑了下但是也很快恢複了冷靜,提問到“那你說的這些教孩子的農民,牧民,工匠怎麼找,他們願不願意,是否用心教呀?”

朱棣本來高漲的情緒也被朱元璋這一問給問的恢複了冷靜,的確如朱元璋所問,這些有手藝的匠人,種地種的好的農民,包括馬兒養的好的牧民,他們的這些經驗都是自己吃飯的飯碗,教會別人餓死自己,所以即便以朝廷的權威去壓著他們教,他們未必會用心教,多少會留一手。

朱楩想也沒想直接便開口答到“這更好辦了,這批教技術的人由朝廷來選拔,凡是當上這學堂夫子的每月都可從學堂領當月俸祿,也就像咱們大本堂的夫子一樣,由國朝來養。”

朱楩想也想又補充了一句“至於如何選拔出能夠勝任相應科目的夫子,也可以借鑒一下科舉,搞個簡易的,不要太複雜,主要還是針對他們所需要教授的科目來考核。”

朱楩穿越來之前就被考公考編折磨的頭疼,現在可算逮著機會了,也讓別人來體會下他吃過的苦。

這次換朱允炆激動的“甚好甚好,此策極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