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60章 修建仙凡共榮之大明(1 / 2)

在滿都海的苦口婆心之下,眾部落首領終有所動搖,接受了投降這一退路。如今不投降,則意味著流離失所,而在即將到來的嚴冬之中生存都將成問題。更何況明軍絕不會給予他們喘息之機,若不投降,定會被明軍無情追殺。

最終,達延汗隻得選擇向明軍妥協,身居大同城下的韃靼軍察覺到了異樣。

按理說,達延汗偷襲錦州的主力軍早已應歸返,但如今連一個傳遞消息的人都未曾出現。估計近日之內,達延汗領軍即將返回,因此韃靼軍對攻城一事並不上心。

相反,大同城內的守軍愈發肆無忌憚地挑釁韃靼軍,一副“你若不打我,我就渾身難受”的姿態。

轉瞬之間,傳來了王庭遭襲、達延汗被困遼東的消息,留守大同城外的韃靼軍隊頓時陷入迷茫之中。返回草原?那裏已經是一片荒蕪。前去救援達延汗?萬一自己也深陷其中又該如何是好?

不過,這個困擾並未持續多久,便得到了達延汗向大明投降的確切消息。既然大汗都已投降,他們自然也沒有堅守的意義了。

滿都海深知此時韃靼部已是砧板上的魚肉,她在勸降達延汗之前,從未向朱厚照提出任何條件。直至投降之後,才拜見過朱厚照一麵,明確表示韃靼部自投降之日起即成為大明子民,期望朱厚照能善待這些新加入的大明百姓。

然而在朱厚照的眼中,並不存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樣的寬恕之道……

滿都海試圖以勸降之道加速戰爭終結,但此舉並未占據主導作用。

朱照陽直言,爾等目前僅是大明的俘虜,尚未成為大明的子民。

欲成為大明子民,亦有簡易之法。

憑戰功換取!也可言是借人頭兌換。

草原之上,瓦剌與其他部族尚存。

欲入大明戶籍,則需獻上瓦剌人與其他部族之人頭。

不分男女老少,生死皆可,凡獻五十人頭者,過往之罪悉數赦免,便可成為大明正宗子民。

朝廷更賜予大量宅邸與良田。

大明提供修煉資源與寒冰護甲,仙艦輔佐觀察疆界,助力戰鬥,爾等無需擔憂後勤,隻需專心修煉武道,沙場殺敵。

滿都海聞此言,心中倍感痛楚。

料想此刻投誠於大明的瓦剌之人,屆時又能餘下幾何?

然而此舉終究保全了黃金家族的血脈延續。

“殿下打算如何處理達延汗?”

滿都海思量,達延汗若得以保全,最佳之局便是囚禁,至少可保其一命,令黃金家族血脈綿延不斷。

朱照陽坦然答道:“他自應繼續領兵作戰!待草原再無對大明之威脅,即可頤養天年,且朕可確保他及其子孫安然無恙。”

滿都海頗感驚訝,大明天子竟如此放心,讓達延汗繼續統帥兵馬?

朱照陽取出一隻玉瓶,道:“此乃豹胎易筋丹,助你知曉其中深意。”

當大明仍沉浸在奇襲韃靼王庭的歡喜中時,又傳來一樁更為振奮人心的消息。

達延汗以瓦剌之名向大明納降,瓦剌領土盡數納入大明版圖治理之下。

達延汗親自赴京師,手銬加身,麵向大明弘治天皇俯首稱臣。

舉國上下欣喜若狂,猶如注入一股強大的靈力。

長久以來,草原民族一直是大明心頭之患,除建國初期,大明始終處於被草原民族壓製的狀態。

現如今,大明竟然擊潰了韃靼人!

痛快淋漓!真是痛快至極!

最為歡暢者,莫過於弘治。

本以為新年之際韃靼人的侵犯不過尋常反擊之舉,未曾料到卻一舉將韃靼人擊垮。

韃靼人臣服於大明腳下。

至關重要的是,此役為大明擴展了疆域,對於評價一位天皇的功業具有重要意義。

此後定將永載史冊!甚至有望與太宗並肩齊名。

朱棣原廟號為明太宗,明成祖之號乃嘉靖所改,按照常例,唯有開國天皇方稱“祖”,其餘則稱為“宗”。

但這並非出於嘉靖對朱棣的敬重,實則是為其父封號篡改一係列手段的結果。

而在這一世,朱厚熜尚是牙牙學語的稚童,朱照陽已有子嗣,今生他已無緣登上天皇寶座。

朱照陽在京都舉行了浩大的受降典禮,大明民眾及各國使者共同見證了這一曆史性瞬間。

得知朱照陽對其未來安排後,達延汗也甚感驚異。

竟然讓自己率領軍旅,助大明仙朝蕩平諸境異域。

那枚朱紅丹藥果真具有起死回生之效?

若一年之後未服解藥,則將毒發身亡?

達延汗決定暫時順應朱厚照的布局,待一年後親證此丹是否真有其神奇功效。

弘治知曉朱厚照的籌劃後,起初也是極力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