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0章 誤會(1 / 2)

時間:上午九點到十點鍾。

課程:《略論未來醫學的發展方向》。

課程總時長:一個時辰。

也就是上到上午的十一點到十二點。

正好還能趕上用午膳。

由於課程內容非常地長。

所以……

這裏也就不細說了。

總之……

這門課程,就相當於一本書的概論,同時,也像是一次美好的想象。

像什麼使用聽診器,就能聽出病人的身體裏麵的器官病變,或者是病症,這都尚且好理解。

而當武翊說到用一種光,穿透人體,從而能看出骨骼,這就是孫思邈沒有辦法理解的了。

完了……

武翊還提到了手術。

提到了酒精。

提到了顯微鏡。

顯微鏡這個有條件的話,確實可以做出來,雖說大唐沒有玻璃製作的技術,但是,可以用天然水晶。

這偌大個大唐,難道想要找兩塊透明的天然水晶,還不好找?

當然!

這就可能需要用到李世民的力量,又或者是,假如說,你財力足夠多,那麼有收藏天然水晶的人,看價格公道,自然也就會把自己手上的賣給你。

而如果嫌棄天然水晶難以獲得,顯微鏡,也很難做出來。

那麼……

聽診器,這個卻是隨手可得。

因為隻需砍一根竹子來,把竹筒的兩邊都開一個洞,緊接著,把竹筒放到病人的背部,或者是胸前即可。

當然!

這樣的聽診器,隻能說是最原始的聽診器,精度肯定是沒有辦法保證。

因此……

武翊跟孫思邈說的是,隨著工匠技術的進步,這聽診器將會變得越來越靈敏,甚至,可能能發現人的身體當中,一些不易察覺的病變。

當然!

並不是說,有了這些,就不需要號脈,而是,如果能在號脈的基礎上,還能再加上這些。那麼,病人的病情將得到三百六十度全方麵的探視,最終,能做到不放過任何的一種隱患。

而既然說到了聽診器,那麼必然,武翊就需要提到物理學。

因此……

武翊這一次的《略論未來醫學的發展方向》,還提到了今後醫學發展,必然需要依賴的兩門學科。

第一,物理學。

第二,化學。

物理學,就是從聽診器發散出去,利用聲音的原理,來探查病人的病情。

同理,運用其他的各種物理學的知識,一樣可以對醫學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好處。

化學,武翊跟孫思邈說的是,‘也可以叫煉丹’。

而煉丹這種事,孫思邈再熟悉不過了。

因為在是一名醫者的同時,孫思邈還是一位道士。

而在大唐,像是僧人、道士,往往都扮演著醫者的角色。

而且……

忘了是城陽,還是新城有一次病了,也是請的僧人給不知道用了何種方法,給治好了。

李治當時已經是皇帝,為此,還厚賞了對方。

總之……

武翊的這些設想,對孫思邈來說,除了聽診器還好理解一些,因為他們當場就能讓張奴奴給製作一個出來。

其他的設想,於孫思邈而言,就如同是做了一個夢一樣。

武翊還提到了血壓計。

甚至……

在酒精,以及一些麻醉藥的輔助之下,給病人做可以開膛破肚的外科手術。

其實……

外科手術,在中國早就有了。

比如說,華佗的麻沸散,就是專門為做外科手術而準備的。

隻可惜……

在中國古代,很多好的知識,全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消失了,不見了。

因此,武翊也是直言,這發展醫學院,讓所有寶貴的醫學都能夠得到傳承下去,也算是她的一種心願吧。

然後孫思邈就覺得自己真的小看武婕妤了。

若不是一個真的對醫學有著深刻研究的人,是不可能提出這樣的想法的。

等上完了一個時辰的課後。

孫思邈已經對武翊無比敬重。

武翊甚至還隨口一提,提出了要給醫學進行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