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0章 寧漢合流(1 / 1)

要說汪主席在國民黨,人氣還是極高的。從辭職到回國,在法國和夫人浪漫了一年多,回來竟然什麼都沒耽誤,依舊是國民黨內當之無愧的“人氣王”。

1927年2月,在攻下武漢四個月後,國民政府開始第一次遷都,從廣州遷往武漢。此時的國民政府,對蔣介石的野心已有所警惕,國民黨內不僅繼續堅持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政策,還對蔣介石的軍權作了限製。

當然,至於蔣介石聽不聽,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4月,汪精衛回國。作為和蔣介石天生的死對頭,汪精衛再次被推舉為國民政府主席,站在了和蔣介石對抗的最前線。

看起來,似乎汪主席出去這一年多,好吃好喝,正事一點都沒耽誤,純粹是公款度假去了。然而,和一年前相比,蔣介石的軍事力量不僅更加強大,而且在北伐中更逐步奠定了這一地位。一期又一期的學生從黃埔軍校畢業,到軍中就職,隨著時間的推移,蔣介石在軍中的實力隻能愈加穩固。

如果汪精衛和蔣介石進行正麵衝突,一定要拚個你死我活,汪精衛絕無勝利的可能。不過,無論是蔣介石還是汪精衛,大家畢竟都是一個黨的,為人也都算得上“體麵人”,直接刀兵相見,未免太不文雅,更容易落人話柄。

雙方實力對比,決定了如無意外,最終獲勝的一定是蔣介石。問題隻在於,蔣介石準備用何種方式“體麵”地把汪精衛弄下去。

政治家讓政治家“體麵”下台,自然是通過政治打壓。

眼下,汪精衛和蔣介石政治理念的最大分歧,不在黨內,而在黨外。

兩人的分歧之大,如果細細研究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但其實最本質的分歧隻有一點:究竟要把共產黨在國民黨內置於何地?

蔣介石認為:必須要把共產黨從國民黨的隊伍中徹底清出去。當然,按蔣介石一貫心狠手辣的表現,“清出去”的含義,不僅是從國民黨中清出去,而是要從這個世界上“清出去”。

汪精衛認為:共產黨和蘇聯,是可以爭取和團結的力量。況且聯俄聯共是先父孫中山的政策,必須要堅持正統,決不能搞人走茶涼這一套。

如果是站在國民黨的角度看待問題,蔣介石和汪精衛,並不一定誰對誰錯。在無法預知未來的情況下,是繼續堅持前領導人的政策,還是提前把未來的競爭對手消滅掉,並沒有多少人能看得清。

那就各自幹各自的吧。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對工人們組建的糾察隊開槍,並順勢解除了他們的武裝。隨後,蔣介石開始大肆搜捕上海的共產黨人。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上海1000多共產黨員和工人被抓。

事變發生的三天內,蔣介石在上海封閉了200多個工會,以“清黨”的名義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進行了大屠殺。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另起爐灶,成立了南京國民政府,和武漢政府相對抗。

眼下,就看汪精衛的態度了。

汪精衛此時左右為難。

一方麵,武漢政府和共產黨的矛盾,也在與日俱增。其實用最簡單的思維想想也知道,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怎麼可能並駕齊驅。所謂“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那也隻是因為形勢所迫,暫時騰不出空來收拾你而已。

另一方麵,如果汪精衛也反對共產黨,那就意味著他和蔣介石之間不再有明顯的政治分歧。那麼問題來了,沒有政治分歧的國民黨,是統一,還是分裂呢?如果統一,那統一之後是歸汪精衛領導還是蔣介石領導呢?如果分裂,又有什麼理由繼續保持分裂呢?

汪大主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時局幫汪精衛做出了選擇。

由於忙於反共,北伐軍內部軍心不穩,本來戰無不勝的軍隊,在津浦線一帶竟然頻頻失利。更要命的是,津浦線一帶還是蔣介石親自指揮的,這就使得南京政府對蔣介石越來越不滿。

如果你戰無不勝,那獨裁還勉強說得過去;如果你怎麼打都不贏,再實行獨裁,就沒有人會相信你的實力了。

南京政府的國民黨員,開始聯係武漢政府,共同商討“反蔣”事宜。

這樣就簡單多了。照目前的形勢看,隻要兩個政府獲得統一,最終的國民黨主席,肯定是汪精衛,而不是蔣介石。這麼大的好處擺在眼前,聯共、遵從總理遺願,就都可以拋到腦後了。

7月15日,汪精衛在國民黨常務會議中發言,公開與共產黨決裂。隨後,汪精衛開始大肆搜捕、殺害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甚至放出風來“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走一人”。

從這一句話就能看出來,所謂的“謙謙君子”汪精衛,和蔣介石相比,更是視人命如草芥。

8月13日,在各方的壓力下,蔣介石被迫下野。隨後,蔣介石再次出訪日本,尋求日本的支持。

9月,武漢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正式合並,史稱“寧漢合流”,新政府仍設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