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4章 圍剿(2 / 2)

這次的統兵將領是何應欽,蔣先生給的進攻思路是“分進合擊”。

由此可以看出,蔣先生還是很會吸取教訓的,不僅兵力從10萬增加到20萬,思路也從“長驅直入”變成了“分進合擊”,思路調整之快,讓人不得不佩服。

何應欽的統兵能力不錯,但部隊一“分進”,他也不可能對全軍進行有效的指揮。國民黨軍人數是多,但一分散,反而給了紅軍各個擊破的機會。

在15天的時間裏,紅軍橫掃七百裏,連打了五個打勝仗,殲敵3萬多人,捎帶著還開辟了贛東、閩西北廣大地區,鞏固和擴大了中央根據地。

這次戰役後,毛澤東又寫下了一首詩——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

沒事,再敗就再敗,誰讓蔣校長的家底厚得沒邊呢。

1931年7月,在第二次“圍剿”失敗一個月後,蔣介石派30萬兵力對紅軍進行第三次“圍剿”。

這次的統兵將領是蔣介石本人,蔣先生給自己的進攻思路是“分進合擊,長驅直入”。

從這三次“圍剿”戰爭我們就能看出來,蔣先生的思想十分的樸素:進攻人數10萬不行,我就換20萬,20萬不行,我就換30萬;統兵將軍中等的不行,我就換高等的,高等的還不行,我就自己上;統兵思路上長驅直入不行,我就分進合擊,分進合擊還不行,我就“分進合擊,長驅直入”。

三款套餐,九種搭配,總有一種適合你。

憑借著這套優秀的作戰思路,蔣校長先是被引誘冒進,又被紅軍從背後進行了襲擊。整整兩個月的時間,蔣先生不是被揍,就是在找揍的路上,30萬大軍主力一再撲空,筋疲力盡。

無奈,9月初,蔣介石下令停止“圍剿”,實行總退卻。

這次“反圍剿”,紅軍殲敵3萬餘人,繳槍2萬餘支。從這個角度來說,蔣介石的指揮水平是要比何應欽強一些的:多帶了10萬人,造成的傷亡卻和沒多帶一樣,至少傷亡人數所占的比重,還是下降了很多的。

這次戰役後,毛澤東又又寫下了一首詩——漁家傲·反第三次大“圍剿”。

照這個速度,再過幾個月,漁家傲·反第四次大“圍剿”就可以新鮮出爐了。按照蔣校長一貫的“用兵規律”,第四次“圍剿”的時間,應該在失敗後的下一個月,也就是1931年10月。

可是,這次情況不一樣了。紅軍足足“等”了蔣校長一年多,才把這第四次“圍剿”給“盼”來,嚴重阻礙了毛澤東同誌出版詩集的進度。

蔣介石也沒辦法,不是自己“工作積極性”變差了,實在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根本忙不過來。

紅軍還沒“治”好,東北又出事了。

九一八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