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3章 征四方(1 / 3)

衛鞅聽聞秦國的號令,毅然西行,尋求見孝公的機會。他通過景監的引薦,終於得以覲見這位雄心勃勃的君主。

二年之際,天子賜予秦國祭祀用的胙肉,象征著對秦國的認可與祝福。三年之時,衛鞅向孝公提出變法修刑的主張,他強調內務農耕,外勵戰死之賞罰,以此振興秦國。孝公聽後大為讚賞,然而甘龍、杜摯等人卻持反對意見,雙方為此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最終,孝公采納了衛鞅的法令,雖然初期百姓感到困苦,但三年後,他們逐漸適應了新的製度,生活也變得更加便利。於是,孝公拜衛鞅為左庶長,他的事跡被詳細記載在《商君語》中。

七年之際,孝公與魏惠王在杜平會晤,共商大事。八年之時,秦軍與魏軍在元裏激戰,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十年,衛鞅晉升為大良造,他親自率軍圍攻魏國的安邑,並成功將其攻下。十二年,秦國在鹹陽建立新都,築起了宏偉的冀闕宮,並將都城遷至此地。同時,秦國將諸多小鄉聚合並為大縣,每縣設立一名縣令,共設四十一縣。為了發展農業,秦國還開辟了阡陌之間的田地,並向東擴張,渡過了洛水。

十四年,秦國開始實行賦稅製度,以充實國庫。十九年之際,天子賜予孝公諸侯之長的地位,這是對秦國實力的再次肯定。二十年,諸侯們紛紛向秦國表示祝賀,秦國的使者公子少官率領軍隊與會諸侯於逢澤,朝見天子,展示了秦國的威儀。

二十一年,齊國在馬陵之戰中大敗魏國,為秦國減輕了東方的壓力。二十二年,衛鞅親自率軍出擊魏國,俘虜了魏國的公子卬。為了表彰衛鞅的功績,孝公封他為列侯,並賜予他商君的稱號。從此,商君之名在玄幻世界中傳頌千古,成為一代傳奇人物。

二十四年之際,秦國與晉國在雁門展開激戰,秦軍英勇無比,成功俘虜了晉將魏錯。然而,就在這一年,孝公因病逝世,其子惠文君繼承了王位。

惠文君登基之年,國內政局動蕩不安。衛鞅,這位曾經的改革者,如今卻成了宗室貴族的眼中釘。他們怨恨衛鞅曾經施行的嚴苛法令,更因他處罰了太子而懷恨在心。於是,衛鞅被迫逃離秦國,卻被人誣陷為反叛。最終,他遭到了車裂之刑,其屍身被拖行示眾,以儆效尤。

惠文君元年,楚、韓、趙、蜀等國的使者紛紛前來朝見,以示對秦國的尊重。二年,天子也派人前來祝賀新君登基。三年,惠文君舉行了盛大的冠禮,正式成為秦王。四年,天子又賜予秦王文武胙肉,以示對其的認可與嘉獎。此時,齊、魏兩國也紛紛稱王,與秦國並立。

五年,陰晉的犀首被任命為大良造,成為秦國的重臣。六年,魏國將陰晉之地獻給秦國,並更名為寧秦。七年,公子卬親自率軍與魏軍交戰,俘虜了魏將龍賈,斬首八萬之眾。八年,魏國又將河西之地獻給了秦國。九年,秦軍渡過黃河,攻取了汾陰、皮氏等地。隨後,秦王與魏王在應地會晤,並圍攻焦地,最終成功將其收複。

十年之際,張儀被任命為秦國的相國。在他的謀劃下,魏國又將上郡的十五個縣獻給了秦國。十一年,秦國將義渠納入版圖,義渠君也向秦國稱臣。同時,秦國還將少梁更名為夏陽。十二年,秦國開始實行臘祭之禮,以祭祀先祖和神靈。

十三年四月戊午之日,魏國和韓國也紛紛稱王。張儀親自率軍攻取了陝地,並將當地的百姓遷往魏國。十四年,惠文君更改了年號,開始了新的紀元。二年,張儀與齊、楚的大臣在齧桑會晤,共商大事。三年,韓、魏兩國的太子前來朝見秦王,張儀也被任命為魏國的相國。五年,秦王親自巡視北河之地,了解邊疆的軍情民情。

七年,樂池被任命為秦國的相國。然而,這一年,韓、趙、魏、燕、齊五國聯合匈奴共同攻打秦國。秦軍在主將庶長疾的率領下,與敵軍激戰於修魚之地,成功俘虜了敵軍將領申差,並擊敗了趙國的公子渴和韓國的太子奐,斬首八萬二千之眾。八年,張儀再次被任命為秦國的相國,繼續輔佐秦王治理國家。

九年,司馬錯親自率軍攻打蜀國,成功將其滅亡。隨後,他又攻取了趙國的中都和西陽之地。十年,韓國的太子蒼來到秦國作為人質,以示對秦國的臣服。同時,秦軍還攻取了韓國的石章之地,並擊敗了趙國的將領泥。在攻打義渠的戰鬥中,秦軍成功奪取了二十五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