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05章 王假削弱,虜於秦政(1 / 2)

九年的時候,秦國又來欺負我們魏國,把懷地給占了。到了十年,秦國那個送去魏國當人質的太子竟然死了,真是倒黴透頂。然後十一年,秦國又把我們的郪丘給奪走了。

秦昭王就問身邊的大臣們:“現在韓國和魏國跟以前比起來,哪個更強大啊?”大臣們都說:“現在肯定不如以前強了。”秦昭王又問:“那現在的如耳、魏齊跟以前的孟嚐君、芒卯比起來,誰更厲害呢?”大臣們還是說:“現在的不如以前的。”

秦昭王就得意地說:“看吧,以前的孟嚐君、芒卯那麼厲害,帶著強大的韓國和魏國來打我們秦國,結果還是拿我沒辦法。現在換了兩個沒什麼本事的如耳、魏齊,帶著弱小的韓國和魏國來攻打我們,他們肯定也拿我沒轍。”大臣們都點頭稱是,說:“大王說得對極了!”

可這時候,一個叫中旗馮琴的人站了出來,對著秦昭王說:“大王,您看待天下大事的眼光可有點問題啊。想當年晉國六卿的時候,知氏是最強的,滅了範氏和中行氏,還帶著韓國和魏國的兵把趙襄子圍在晉陽,用晉水淹晉陽城,城牆都快要被淹沒了。知伯站在水邊得意地說:‘我以前不知道水可以用來滅掉一個國家,現在終於知道了。’可結果呢,汾水可以灌安邑,絳水可以灌平陽,魏桓子和韓康子在車上一碰肘子一踩腳,知氏的地盤就被瓜分了,知伯也死了,國家也亡了,成了全天下的笑柄。

現在秦國雖然強大,但也沒超過當年的知氏;韓國和魏國雖然弱小,但也還有當年在晉陽城下的那股子勁兒。這正是他們準備用肘子踩腳來反擊的時候,大王您可千萬別小看了他們啊!”秦昭王一聽,心裏就開始發慌了。

齊國和楚國商量好了要一起攻打魏國,魏國這邊就急了啊,連忙派人去秦國求救,路上馬車一輛接一輛的,可秦國那邊卻遲遲沒有動靜。這時候,魏國有個九十多歲的老頭兒,叫唐雎,他就對魏王說:“讓我去秦國跟秦王談談,讓他趕緊出兵救咱們。”魏王一聽,立馬就同意了,趕緊給他備好馬車,送他上路。

唐雎到了秦國,見到秦王,秦王說:“哎呀,老人家您這麼大老遠地跑來,真是辛苦啦!我知道魏國現在很急,可我也沒辦法啊。”唐雎就說:“大王您知道魏國急,但就是不出兵,我覺得那些給您出主意的大臣們都是廢物。魏國雖然小,但一直對秦國畢恭畢敬,稱臣納貢,就是因為覺得秦國強大,可以靠得住。現在齊楚聯軍已經打到魏國家門口了,您還不出兵,那等他們真打急了,魏國隻能割地求和,到時候您再想救也來不及了。您要是等到魏國快撐不住的時候才出兵,那就是失去一個盟友,同時讓齊楚兩國變得更強大,您覺得這對您有什麼好處呢?”秦王一聽,覺得有道理,就趕緊發兵去救魏國了。魏國這才安定下來。

後來趙國派人跟魏王說:“您要是把範痤殺了,我們就送給您七十裏地。”魏王答應了,就派人去抓範痤,但沒殺他,隻是圍著他。範痤一看這架勢,就爬上屋頂,對趙國使者說:“你們與其用我範痤的死來換地,不如用我活著來換地。要是我死了,趙國不給地,你們怎麼辦?所以不如先談好割地的事,再殺我。”魏王一聽,覺得有道理,就同意了。範痤又寫信給信陵君,說:“我範痤本來是魏國的丞相,現在趙國要用地來換我的命,魏王也答應了。要是強大的秦國也這麼幹,您怎麼辦?”信陵君就把這事兒告訴了魏王,魏王就把範痤給放了。

後來魏王覺得秦國救了他們,就想跟秦國親近,去攻打韓國,奪回以前的地盤。這時候無忌就勸魏王說:

秦國跟那些戎翟民族一樣,心裏都藏著虎狼,貪婪、凶狠、好利,說話不算數,根本不懂什麼禮義廉恥。他們啊,隻要有利可圖,連親戚兄弟都能出賣,簡直跟禽獸沒啥兩樣。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他們可不是靠做好事、積德行善才得到這些名聲的。

你看啊,太後是秦王的老媽,最後卻憂憤而死;穰侯是秦王的舅舅,功勞那麼大,最後還是被趕走了;還有秦王的兩個弟弟,明明沒犯錯,卻兩次被剝奪封地。他們對自家親戚都這麼狠,更別說對其他敵對國家了。

現在大王您跟秦國一起攻打韓國,這不是讓秦國的威脅離咱們更近了嗎?我真是想不明白。大王您要是看不清這一點,那就是不明智;大臣們要是沒人敢告訴您這些,那就是不忠誠。

現在韓國啊,就靠一個女子輔佐一個弱小的君主,國內亂成一鍋粥,外麵還要應付秦國、魏國這些強敵。您覺得韓國能撐多久呢?韓國一旦滅亡,秦國就會占有鄭地,與大梁、鄴地接壤,您覺得這樣咱們就安全了嗎?大王您想要收回失地,可現在卻跟強大的秦國結盟,您覺得這樣真的有利嗎?

秦國可不是個閑著的國家,韓國滅亡之後,他們肯定會找新的目標。到時候他們肯定會選擇更容易、更有利的目標,那就不會再攻打楚國和趙國了。為啥呢?因為翻山越嶺去攻打強大的趙國,那是重蹈閼與之戰的覆轍,秦國肯定不幹;要是從河內出兵,繞過鄴地、朝歌,渡過漳水、滏水,在邯鄲郊外跟趙軍決戰,那就是知伯的災難重演,秦國也不敢;攻打楚國的話,得翻山越嶺走三千裏,攻打那些險要的關塞,路又遠又難打,秦國更不願意了;如果從河外出兵,繞過大梁,向上蔡、召陵進軍,在陳地郊外跟楚軍決戰,秦國還是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