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56章 又是一年升學季(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6月中考季,周越、陶然順利參加中考,中考後,陶昌義推著架子車將兩個人的行李拉回了家,正好趕上家裏的農忙季。

今年麥收季陶昌義夫妻倆回不來,唐翠蓮也幫不了什麼忙,翠花還要上班,翠梅還在學校,和陶家其他孩子一樣,都沒辦法幫忙,偏生今年家裏的地還多了周家的六畝地。

誰也沒想到,這關鍵時候,是翠菊和翠紅起早貪黑的幫老兩口割麥子,曬麥子,打麥子。

小酒不舍得奶奶那麼辛苦,就讓奶奶在家做飯,別看她年齡小,力氣也不小,現在已經比老太太能幹了。

知道孩子們辛苦,老太太今天燉魚,明天燉雞,後天燉肉,變著法的給他們貼補營養。

麥收季需要搶收,否則一場暴雨過來,可能一年都白忙活了。

眼瞅著沒辦法顧及周家的六畝地,老爺子一聲令下,在縣城上班的陶昌義夫婦,在鄉裏上學的陶清,鎮子上上學的陶安,甚至包括翠花和翠梅,也都一窩蜂的回鎮子上幫忙了。

十畝地麥子割完,又馬不停蹄的回村子裏割餘下的六畝地,一共十六畝地,全家老小用時半個月,總算將麥子從地裏麵拉到打穀場,將一穗穗麥子變成了麥粒。

麥子收回家,老爺子也累的起不了床了,即使是孩子們也一個個渾身無力,頭重腳輕。

天熱,每天十多個小時的工作,就算吃的再好,也依然吃不消。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產量極低的麥子,畝產還不到五十公斤,辛辛苦苦大半年,總結下來還不如去種紅薯。

可老爺子也不忍土地浪費,從年前10月份到今年6月期間,不種麥子又能種什麼呢?

開個春就四五月份了,總不能讓地一直空著吧?

所以算來算去,這地過冬,還得種冬小麥,至於後半季種什麼,早些時候已經商量好了。

“這十六畝地,旱地種紅薯,稍微好點的地,就種玉米。”

紅薯隻需要在種下的時候讓它喝飽了水,往後就完全看天收獲了。

不管是紅薯還是玉米,都比小麥的收成高,也得虧老爺子老太太今年育了足夠多的紅薯苗。

所謂紅薯苗就是讓去年的紅薯發芽長藤,這個過程需要一個潮濕溫暖的環境。

在爺爺奶奶忙活這些的時候,小酒也參與進去,偷偷的放進去不少紫薯和白薯。

現在市麵上的薯,最常見的就是薑黃.色的,這種適合烤著吃,但是其他蒸煮口感沒有白薯好。

至於紫薯,主要還是風味獨特,這年代還沒紫薯,要是拿出去賣,或許是個好價錢。

在他們家,紫薯已經不是啥新鮮品種了,包括紫皮土豆、黃心土豆,都吃過不少了。

但是爺奶他們並不知道它們的價值,所以都是自家消化,從未想過拿出去賣。

碰到識貨的還行,碰到那不識貨的,說不定還以為你要毒死他們呢!

所以新品種想要推廣出去,還有一定的難度。

十六畝的苗,至少有五畝地要種紅薯,種著種著發現苗不夠了,剩下的兩畝地,改種了土豆。

也幸好秋播的時候周越陶醉陶然他們都放假了,陶然陶安還有唐翠梅則還有一個星期才考試,畢竟請了麥假回來,得趕緊回去好好複習。

有大哥和周越在,又有翠菊姐姐和翠紅姐姐幫忙,秋播還是非常順利的。

種完地,他們還將地裏麵的麥茬子鈄出來,拉回家曬幹當引火材料。

麥子有爺奶在家負責晾曬,周家和陶家甚至鎮子上的院子裏,都曬的有。

鎮子上是爺爺和小哥,家裏是奶奶和小酒負責,為了這些麥子不發黴變質,必須給它曬幹曬透。

種紅薯比種玉米要難多了,先將地隴挖出來,然後從中挖無數個坑,後澆糞水,糞水是家裏漚出來家禽牲畜糞便稀釋過的水。

僅這一項工作,就把哥哥姐姐們累夠嗆。

等土地吸收水分後,再將紅薯苗放進坑裏,蓋上土,就算種好了。

往後就得靠天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