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5章 農業增產之道(1 / 2)

寒暄過後,於老率先開口:“總統先生,能否稍稍透露,為何米國會歸還群島?”

這話,也隻有他能問。

之前胡振華公開宣稱未付出任何代價。

這話騙騙普通人可以,對政治家來說,絕不會信。

四周,已經有人在周圍警戒,不許閑雜人等靠近。

胡振華身體前傾,壓低聲音:“無非是利益交換而已,至於是什麼利益,恕難奉告,我隻能說,和科技有關。”

停頓了片刻,胡振華再次說道:“我們的科技落後西方太多了,必須奮起直追才行,這個世紀,是科技的世紀,米國的原子彈一出,四海震服,目前,西方各大強國都在加緊研製,未來,如果哪個民族沒有原子彈、沒有氫彈,那這個民族隻能淪為二等民族。”

胡振華加重了語氣:“有劍不用,和沒有,是兩回事!我們必須要有!”

寂靜,死一般的寂靜。

片刻後,陳上將打破沉默:“談何容易!”

胡振華目光堅毅:“再難,也要上!現在是研製的黃金窗口,等北極熊和西方的兩個大國研製成功後,為了壟斷地位,他們一定會締結條約,限製其他國家研製、實驗,理由嘛,也很好找,核實驗會汙染環境,破壞人類共同的家園。”

話音剛落,一名戴著重度近視眼鏡的老者就開口反駁道:“總統先生,不要危言聳聽!世界已經和平了,發展才是主旋律。”

胡振華笑了,他的目光從老者身上移開,在其他人臉上一一掃過。

除了江振、陳上將、常太子等寥寥數人,其他的都對老胡的話不以為然。

當劍沒落到自己頭上時,總有人心存僥幸。

胡振華有些後悔開啟這個話題了,他不打算再繼續下去,笑道:“這個話題太大,咱們還是聊點別的,比如,如何讓糧食增加產量,正好,我最近聽說了一套理論,有助於發展農業。”

這個話題,感興趣的人就多了。

一名老人開口了:“總統先生,請不吝賜教!”

老人就是研究農業的。

胡振華點了點頭,笑道:“賜教可不敢當,權當打發時間。”

老胡頓了頓,接著說道:“想必進化論大家都聽說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眾人微微頷首,他們都是有識之士,飽讀詩書。

“適,指的是適應某一環境,比如高溫、抗風等!我們以水稻為例,有的水稻,產量高,有的抗蟲害,還有的抗倒伏,那麼,決定這些因素的是什麼那?是基因!有誰知道基因嗎?”

大家麵麵相覷。

胡振華看向那個研究農業的老者,發現他也沒聽說過。

“基因,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我們還以水稻來舉例,在水稻裏,有某些基因決定著產量的高低,有某些基因決定著是否抗倒伏,還有一些基因決定著是否抗蟲害,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將這些優良的基因聚集在一株水稻上那?”

於老聽的聚精會神,下意識問道:“什麼方法?”

“雜交!”

見老人沒聽懂,胡振華繼續說道:“就是將擁有某種優良特點的水稻和另一種優點的水稻雜交,從而得到新品種,再將其中擁有兩優點的品種篩選出來。”

這下,大多人似乎有點聽懂了。

江振有點茅塞頓開的感覺,說道:“老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子會打洞,也是由基因決定的。”

一名國府官員立即反駁:“這都哪跟哪,總統先生的意思是篩選!龍生龍、鳳生鳳,龍和鳳能結合嗎!”

江振無奈地笑了笑,倒未反駁。

立場不同,你說什麼別人都會覺得是錯的。

常太子也聽懂了,麵色凝重:“這需要大量的實驗,短時間恐難出成果。”

胡振華立即答道:“不錯,要開發出一個新品種,短則數年,長則數十年。”

那名研究農業的老者突然想到什麼,問道:“同樣的道理,是否也可以用在小麥、大豆、玉米等作物上?”

胡振華點了點頭:“沒錯!”

對於這些學者,胡振華還是很佩服的,他們雖然沒聽說過基因,卻能觸類旁通,發散思考。

老胡衝老者露出欽佩的表情,拱手說道:“老先生睿智,我一直說咱們華國人不比白人笨,從這件事情上就可以得到佐證。隻不過,國家動亂已久,國人無法把精力放在發展科技上麵。我敢斷言,隻要給我們三十年的和平發展,追上西方不是夢!”

於老神情激動,將文明杖放到一旁,帶頭鼓掌。

其他人雲集響應,現場掌聲一片。

談農業,沒什麼可忌諱的,四周的便衣被悄無聲息撤走,賓客漸漸圍了過來。

掌聲漸弱,於老雙手虛壓,示意大家安靜,然後開口說道:“總統先生之言,振聾發聵,並令我等增長見聞,不知,可還有其他增產之道?”

在這方麵,胡振華自然不會藏拙,立即答道:“於老您客氣了,要想糧食增產,自然還有方法,比如,使用化肥!每一種植物,都有自己的營養需求,在生長的過程中,如果營養充足,自然可以豐收。種過地的都知道,一塊土地,肥力會逐年下降,所以農民會施肥,隻不過,農民隻是憑著經驗,不能準確地知道土地中究竟缺少哪種營養,未來,我們要大力發展氮肥、磷肥、鉀肥等,興建農業科學院、化肥廠,可以通過科學檢驗,來確定土地缺什麼,繼而補充對應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