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19章 又來!(1 / 2)

翌日一大早。

奉天殿。

臨退朝之際。

眾目睽睽之下。

心情大好的朱元璋,玉帶都快套到脖子上了,朗盛笑道:“戶部尚書出來!”

“微臣在!”範敏謹小慎微站了出來。

盡管皇帝現在的心情看起來不錯,但前段時間天天被皇帝罵得狗血淋頭,現在一聽到老朱的聲音,身子都要下意識打個哆嗦。

老朱如沐春風道:“江寧知縣那邊救濟流民還需要十萬兩銀子,你這兩天盡快安排一下,把銀子給他送過去,切莫耽誤了大事。”

“遵旨。”範敏唯唯諾諾道。

文武百官再一次懵逼了!

在場的人誰不知道,上次送過去的十萬兩銀子,轉手就被他去低價買了太平府的良田。

這件事不僅在官場議論紛紛,就連在民間都鬧得沸沸揚揚。

還沒寵夠嗎?!

皇上你能不能有個度?!

你就這樣寵著他吧!

就在滿朝文武牙都快酸得掉牙之時,老朱又開口道:“朱瞳救濟百姓有功,賞布10匹!”

又來!

送錢還不夠,這會連做衣服的布也安排上了,是怕他冷著嗎?!

滿朝文武這會齊齊把目光投向劉崧。

希望這頭鐵的老頭能趕緊出來讓皇帝冷靜冷靜,不讓繼續酸他們了。

“把他給我……嗯?!”

這時,連老朱都打算讓人動手了,但很快就發現不對勁。

劉崧居然沒有動,眼睛半閉著。

……

退朝後。

劉崧誰也沒有搭理,一個人坐著馬車回家了。

滿頭白發的他站在大堂前,滿臉的惆悵和不舍。

因為他已經打算辭官了,明天就要回鄉度過最後的風燭殘年了。

離開這裏住了十多年的府邸,離開這個伴隨他奮鬥十多年的地方,有太多的不舍了。

但是不舍又能如何呢?

回首前半生。

年少時,家庭貧困,努力學習,冬天沒有爐火,手已皸裂而鈔錄沒有停止。

五歲時,他能背誦日記數千言。

七歲時,能賦詩。

十六歲時,在外地教書。

十九歲時,遊南昌,有善賦者稱十才子,見到他的作品,於是推他為榜首。

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考中舉人。鄉試報捷,他正在田中摘粟,悵然泣下說:“始二親篤於訓子,奈何今不及見”。

洪武三年(1370),舉薦經明行修,改名劉崧。朱元璋召見奉天殿,授兵部職方司郎中。署任車駕司,總管部事。奉命征糧鎮江。鎮江多勳臣之田,租賦是百姓的負擔,劉崧力請得以減少。不久,命往廣東買馬,得五百八十四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