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將自己的品牌放大(1 / 2)

今天的社會是商業社會,更是一個發展變動著的社會,許多職業和崗位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消失,退出曆史舞台,同時,許多新的工作機會也會不斷地誕生。每位求職者都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一生當中你將麵臨多次求職,不可能每次的崗位變動都是非常順利的,一定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問題。在美國,平均每個工作者一生要有8次求職。統計數據表明,當求職者經曆了第一次失敗以後,隻有10%以上的人會因此對自己的求職能力產生懷疑;當求職者經曆了三次或更多次的求職失敗以後,90%以上的人會產生自卑心理,從而懷疑自己的能力。

很顯然,如今不少求職者之所以“求職無門”,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把自己能否得到工作、能否上班的希望過多地寄托在“求”字上,而卻忘記了應聘中真正關鍵的因素:放大自己的優勢。

能在眾多求職者當中脫穎而出的人,永遠都是“先謀而後求”的人。這種“謀”,首先來源於自信。當他們麵對失敗時,總是會對自己說:“我並沒有失敗,隻是還沒有成功而已。”其次,是知己知彼。這就要求在求職時認真分析自身和用人單位的情況,努力做到有的放矢。再者,大多數時候,“謀”隻是一種臨場的智慧發揮。

嵇紹是魏晉之際“竹林七賢”之一嵇康的兒子,他身材魁偉、英俊聰明,在同伴當中非常突出。晉惠帝時,嵇紹官為侍中。當時皇族爭權奪利,互相攻殺,史稱為“八王之亂”。嵇紹對皇帝忠貞不貳,貫徹始終。有一次都城發生叛亂,嵇紹見形勢險峻,奮不顧身奔進宮去。守衛宮門的侍衛拈弓搭箭,準備射他,但侍衛官望見嵇紹正氣凜然的神情,連忙阻止侍衛,並把弓上的箭搶了下來。不久京城又發生叛亂,嵇紹跟隨晉惠帝,出兵迎戰於湯陽,不幸戰敗,將士死傷逃亡無數,隻有嵇紹始終保護著惠帝,不離左右。敵方的飛箭像雨點般射過來,嵇紹身中數箭,鮮血直流,滴在了惠帝的禦袍上。就這樣,嵇紹陣亡了。事後,惠帝的侍從要洗去禦袍上的血跡,惠帝說:“別洗別洗,這是嵇侍中的血啊!”還有一次,當嵇紹在世時,有人對王戌說:“昨天在眾人中見到嵇紹,氣宇軒昂如同野鶴立雞群之中。”後來,“鶴立雞群”一詞就用來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裏顯得很突出。

某家企業在招聘推銷員時,人事經理還沒有開始招聘,便公示說“電梯壞了”,結果大部分人不是待在一樓等電梯修好,就是走到一半就停下來了,隻有少數的幾位應聘者從一樓走到32樓,而這幾位求職者最後都被該公司聘用了。

在求職過程中,消極的人總會說:為什麼要求要有工作經驗?為什麼不給我麵試的機會?為什麼不選擇我?為什麼失敗的總是我?而積極的人卻會告訴自己:我會成功的,我一定能找到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我一定能克服這些障礙,我一定能說服招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