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考點二 夏、商、西周時期(1 / 1)

中華文明誕生和早期國家的形成(奴隸製社會的形成與繁榮時期)

1、禪讓製:堯----舜-----禹 時期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製度。(是指統治者把首領之位讓給別人,“禪”意為“在祖宗麵前大力推薦”,“讓”指“讓出帝位”。)

2、夏朝:(國家的產生)約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了我國最早的奴隸製國家夏朝;定都陽城(今河南登封),主要通過控製一些部族對地方實行間接統治。禹死後,其子啟繼位,標誌著世襲製代替禪讓製,“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出現了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公元前1600年,夏朝為商湯所滅。

▲▲夏朝已經不是一個部落而是一個國家。●河南二裏頭遺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遺存。

●國家性質:天下為公 → 家天下;權力傳承:傳賢 → 傳子;社會轉型:原始公有製 → 奴隸私有製。

(禹死啟繼,表明當時傳統習俗已被新的價值觀念取代,禪讓習俗受到嚴重的衝擊,王權的觀念已經產生)

3、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掉夏朝,建立商朝,都城在亳(bo今河南鄭州)。商朝前期都城多次遷移(原因:中原屢有洪災,貴族內部多次發生爭奪王位,國力一度衰弱),後來商王盤庚遷都到殷(今河南安陽一帶);商王是最高統治者,實行內外服製度。商朝的最後一個王紂(帝辛)亡於暴政。(商紂也是我國古代一位暴君,對外征伐,對百姓課以重稅,還曾炮製“炮烙之刑”)

4、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史稱西周。西周實行分封製與宗法製,史稱“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公元前841年,周厲王貪財好利,為政暴虐,引發了“國人暴動”。(公元前841年,是我國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國人暴動”後,大臣召公、周公共同執政,史稱“共和行政”。前771年,少數民族犬戎攻破鎬京,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東遷洛邑”,東周建立)

(1)分封製:又叫“封邦建國”,是西周為了鞏固統治,實行的地方管理製度。他們依據血緣關係的遠近和功勞大小(依據),授予宗親和功臣(對象:外戚、先代的王族,)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利,建立諸侯國。諸侯有較大的獨立性,在封地內再分封;向周王進獻貢物;服從周王調兵。這一製度(作用),保證了周王朝對地方的控製(間接控製);穩定了政局;擴大統治範圍;確立了周王朝的社會等級製度(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但是,分封製度下易成地方割據勢力,不利於中央集權;到西周後期,諸侯國勢力日益強大,王權衰弱,分封製遭到破壞。

在實行分封製的同時,西周實行了宗法製度,形成了森嚴的等級製。

(2)宗法製:是與分封製互為表裏、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權力繼承製度,逐步建立起一種家族和宗族集團的國家法律規範。核心“嫡長子繼承製”,是血緣與政治的結合。這一製度使得周天子成為天下共主,保證了各級貴族的世襲特權,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鞏固了奴隸主貴族的統治。

●分封製與宗法製的關係:兩者互為表裏,分封製是宗法製在政治上的體現,宗法製是分封製的基礎。

夏商周是早期國家產生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創造了燦爛的文明,青銅器和甲骨文反映了當時高度發達的文明。

5、青銅器:在原始社會後期,我國已經出現了青銅器(甘肅齊家文化遺址出土的銅鏡距今4000多年)。商代著名的青銅器:司母戊鼎(造型雄偉、最重)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注意圖片記憶)西周時期的著名青銅器是:利簋(gui)(西周最早的青銅器,記載了武王牧野伐紂的過程)

6、甲骨文:1899年,清朝人王懿榮首次發現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甲骨文。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我國已經發現的最早、體係較為完整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曆史是從商朝開始的。比甲骨文更規範的文字是金文,(商周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古代視銅為金,所以叫金文,又因鑄刻在鍾鼎之上)也叫鍾鼎文、銘文。

●目前所見“中國”一詞的最早實物見證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時期的青銅器---何尊。

由夏商到西周,實現了禪讓製到世襲製、分封製、宗法製的轉變,國家機構逐漸完善(政治),經濟與文化領域也有所發展,為東周向封建社會過渡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