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74章 全麵學習浪潮,讀書人待遇(3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末將領命!”

“各省缺人,朝廷也缺,民間也缺,讓大家夥鉚足力氣,大幹3年!”

“臣,領旨!”眾人領了任務開始忙碌起來。

第二天。

張之東和夏昌瑉聯合諸多的大乾進士,研究著34科的科考試卷,並讓各省依次在各縣開展秀才院試,來大規模的填充各地縣府的中學。

同時,張之東也選派人手,去各省巡視加快各省大學的鄉試舉人的考試,定下了各省前800人的名額。

張啟恩可以在童生考試中放水,隻要你識字就是童生,但後麵的秀才和舉人可是國家的中堅力量。

沒一點學識,那可抓瞎了,所以名額少的可憐,但張啟恩會每兩年開考一次。

童生、秀才有功名的讀書人,可以選擇從商、從政、去工廠、做學問等等。

但無論秀才還是童生,想要從政就要參加“帝國公務吏”的考試。

除非是舉人可以不用考試,各省的省府直接聘任;進士更是直接可以入翰林院,翰林院此時就是一個帝國的政務學院。

最短三個月,最長一年,就被安排去中央或者去地方任職,地方上最低都是縣督的職務。

前三甲的狀元、榜眼、探花郎更是直接賜予內閣、禦書房行走的虛銜,各部的尚書和張啟恩親自指導培養。

劉坤一、趙毅升最近巡視各省的簡化漢字的掃盲情況,張啟恩可是將漢語拚音都放了出來,為的就是盡快的掃盲。

用的教材,張啟恩直接複製的《赤腳醫生手冊》、《民兵軍事訓練手冊》和《軍地兩用人才之友》三大神書。

這些書籍因其內容的廣泛性和實用性,被認為即便是在古代或未來遭遇極端情況時,也能提供極大的幫助和指導。

所以張啟恩就定為了新版的掃盲教材,裏麵都是簡化字。

內閣中的兩位閣老,都被派往南北兩地出去督導巡視了。

各地的士紳們紛紛響應,因為大家看到了朝廷的決心,真的要放開文化限製了!

私塾、家族學堂是紛紛拔地而起,老百姓也看出了未來是讀書人的天下,不再抱著娃娃念書無用的舊觀念。

同時在這股學習識字掃盲的浪潮下,也讓各地缺人到極致的省督們,推上了高潮。

很多家庭都是依附在各自宗祠的力量,舉全族力量培養讀書人,或者整個村子來供養一個娃娃來考取秀才、舉人。

南方有的省,挑選成績優秀的童生,直接點對點的培養秀才、舉人,全程省府掏費用。

讀書人的待遇,這次被抬上了曆史最高潮,雖然讀書人取消了官府終身供養製度,但朝廷和社會給予讀書人,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最高的榮耀。

讓民間的私塾和宗族學堂來供養,也是目前的無奈之舉,但唯一的好處就是以宗族為核心的凝聚力將整個民族牢牢的凝聚在一起。

老百姓家裏,隻要有孩子願意學,都不用家裏操心,家族和村子都會大力支持和供養。

最近宋丹陽就上報了南直隸的做法,恢複被廢除了三百年的學田製度!

很多宗族要求自己的族人上繳1畝土地的收入,當做供養後生們學習的“學田”,這田為整個宗族所有人監督,隻能用來供養學子讀書。

將來要是有發達了的族人,必須向“學田”裏捐地,捐錢,捐物!這些都是公有的。

各地縣衙開始組織編修《縣誌》,宗族開始修撰《族譜》。

帝國禮部,最近加班加點的刊發了,帝國提出的仁孝為治國之本和社會行為準則的書刊,引導各地宗族修改祖法。

原本要暴力廢除的宗祠製度,被張之東用更加和順的辦法過渡,逐步的去修改帝國陳舊的法律和地方宗族內陳舊的家法家規!

“老百姓們笑了!”隻是楊增新這些天在直隸看到的感歎。

因為他收到了張啟恩的命令,前往京城麵見張啟恩後,就要去西疆做省督。

目前的西疆、蒙古、烏斯藏不具備選舉省督的條件,所以張啟恩準備找到合適的人直接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