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十四章 探險玉溪穀(1 / 3)

我們翻山越嶺,穿林涉澗,思清走在最前麵探路。他身上有一張自製的地圖,和一個指南針。地圖是明秀山鎮進入玉溪穀的路線圖,是思清訪問當地老獵戶和曾經進入玉溪穀那位少年的後人,根據他們的講述,結合不同版本的地方史誌的記載,而畫出來的。為了防潮,地圖浸了桐油,外麵套了塑料薄膜。每當我們登上山巒高處,思清就要打開地圖和大家一起研究,對照指南針,判斷方向,選擇路徑。李剛是當地明秀山鎮人,對山裏的地形比較熟悉,小宋好像也挺有經驗,他們的建議不少被思清采納。我本來就缺乏方向感,到了這大山深處,更是分不清東南西北,即使看指南針,有人指點,可環顧四周,千山萬壑,雲山霧海,依然是弄不清我們身在何處,行往何方。莎莎跟我一樣。我們兩就隻有聽的份,或者欣賞明秀山的風光。

當我們登上一座名叫日月照的山峰時,思清讓大家安營紮寨,說要走在這裏尋找觀察日月洞。他告訴我們說,在這個山頂某一處位置,晚上可以看見從日月洞裏發出的光亮,上半夜發出的光照強一些,為日光,下半夜弱一些,為月光。通過光亮,我們可以確定日月洞的方位。據傳日月洞是進入玉溪穀的唯一入口,找到了日月洞,就等於找到了進入玉溪穀的門道。

第一晚天氣不好,晚飯不久就下起了大雨,瞬間狂風大作,氣溫驟降,影響了我們的觀察。半夜我睡的野營帳篷進了水,思清可能是看見我亮起了電筒,就過來尋問察看,他冒雨將我營帳外麵被石塊堵住的泄洪溝疏通,溢漫進我帳篷裏的水很快就流出去了。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雨過天晴。傍晚,思清帶領我們在山頂不同位置選擇了六處觀察點,每個人蹲在一處仔細觀察西南方位,看有沒有光亮出現。晚上十點半,莎莎尖聲喊叫起來,說她發現了亮光。我們都趕到她的觀察點察看,果然看見前麵西南方第二座山梁,有微弱的光亮時隱時現。我說光亮這麼弱,會是日月洞發出的日光嗎?思清仔細觀察了一陣,又拿出地圖和指南針,就著手電筒的光照對比研究了一番,在地圖上標出了發出光亮山梁大致的位置。然後對我道,是,這應該就是日月洞發出的日光,因為山嵐水汽的原因,加上距離比較遠,估計有三四公裏,所以我們看見的光亮比較弱。下半夜我們沒有觀察到日月洞的月光。思清解釋說是薄霧轉濃的緣故。

第二天吃過午飯,我們按照昨晚的觀察和在地圖上標出的具體位置,向日月洞進發。可是到了預定的山梁,卻怎麼也找不到日月洞,就連一般的山洞也沒見到一個。一天,兩天,三天,我們一無所獲。而大家所帶的幹糧,已經所剩無幾。

李剛來的時候帶了一把獵槍,他取下獵槍套,打算去打一些野物做晚餐,他叫唐建平和跟著他一起去,又問我有道,田總,沒有興趣打獵?我道,打獵?還行,但我更喜歡采野果。思清拿著一把小鏟,對我道,那你跟我去找山珍野果。小宋也要去。莎莎坐在一塊岩石上,背靠著鬆樹幹,看她的樣子有點疲憊,見大家都去尋找食物,也坐不住了,跟著我們這邊尋找山珍野果。

我們一路上采摘了不少菌菇,思清挖到了兩顆人參,三個大茯苓,小宋和莎莎用煙火熏跑了一窩野蜂,摘得了蜂窩裏的蜂蜜。思清說我們這一隊收獲不小,可以打道回營。我說還沒有摘到野果。思清說現在還早了一點,好些野果還沒有熟。他話音剛落,我就發現半山腰有一處向陽的斷崖,崖縫中生有幾棵枝葉繁茂的樹,樹上星星點點,結著紫紅色小果球。走近一看是楊梅。這種水果充饑不行,卻能刺激人的口水,而且野外采摘我覺得也挺有意思。可近在眼前(準確地講是近在眼下)的楊梅生在懸崖峭壁,雖然位置生的不是很下,似乎蹲下用手就可以夠著,但想要采摘到,還得沿著斷崖邊下到三四米處的樹根處,而後爬到樹上,方能采摘。我躍躍欲試。思清製止了我,說讓他來。他下去的時候挺順利,不一會兒肩上的書包就鼓脹起來了。可是,當他從樹上下來,雙手抓住崖壁縫隙往上攀的時候,不料腳下一滑,整個身體便懸空了,思清抓住的崖壁縫隙的石塊因為承重陡然增加,出現了鬆動,旁邊的碎石泥土紛紛往下掉。我無暇多想,急忙蹲下伸手一把抓住思清,當我抓住思清的手腕用力往上拽的時候,卻不想反而被思清身體往下的墜的重力拉下了懸崖。那一刻我想我必死無疑,而且死的很慘,死得很難看,因為,我是頭朝下腳朝上,倒栽著墜落懸崖底,我想,思清如果能活著,他看見我死,會是怎樣的傷心難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