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章走向統一 第七十五節(2 / 3)

大漢教訓匈奴已經過去了數百年,數百年間,異族已摸清了漢民族的脾氣,采用了兵來則降,兵去則叛的“鬥爭”方式,然而這一次他們失算了,凶暴的劉備軍沒有任何理由,不要投降者,隻要奴隸和他們所有的財產。徐庶兵鋒所指,各部落來不及反抗,便被碾壓得粉碎。隨後,自匈奴西遷300年,又一次民族西遷狂潮開始了。當然,這是後話了。

“雲長孤傲,看不起士大夫,此次出征,徐庶寧願要張飛,也不願要關雲長,由此可見關羽的為人。看來,得找個機會,好好跟雲長談談了。”劉備背著手,

徐庶此次出兵,差不多把青州的名將一打盡,這些人恰好都是劉備看好、能夠獨當一麵的帥才,現在,劉備手上可堪一用的大將之才隻剩下了高順與樂進。太史慈已出鎮南方;周瑜去洛陽;剩下的人,魯肅進入都督府公務纏身,典韋雖勇,隻是一個猛士;管亥憨厚有餘,機變不足;關羽桀驁,文聘下落不明,其餘的武將還沒有成熟。

劉備漫步走入後院,徘徊在林木之間,果木森森,花香陣陣,群鳥唧唧喳喳叫個不停,而劉備卻無暇觀賞周圍的景色,心頭浮現出一個個將領的名字,權衡著他們的優劣。

“主公,主公”,林外傳來了一疊聲的喊叫,陳群興衝衝的鑽入了林子,身邊還跟著盧植的長子盧毓盧子家。五十多歲的盧毓正頂替盧植,在元老院做一名元老,他是涿郡百姓在元老院的代表。

當年,追隨劉備的涿郡老兵,現在大都已獲得了各種各樣的爵位,由於有盧植這層關係,劉備尚要稱呼盧毓為“世兄”,表示兩家數輩的交情,因此,盧毓在元老院頗有實力,獲得滋潤無比。有了他這份薪酬,盧植的生活也不再完全仰仗劉備的供養,當然了,多年的敲詐生涯,以讓盧植養成了一些習慣,對於劉備供奉的好酒、好馬、好器物,盧植還是來者不拒的。

陳群一向以劉備的家臣自居,劉備沒跟他客氣,先向盧毓拱手,相互行禮。然後,劉備不悅的問陳群:“瞎吵吵什麼?何事如此匆忙”

陳群一直在順境中成長,年紀輕輕就爬到了同輩們不敢想象的高位,哪懂得察言觀色,一點不覺得自己破壞了林子裏的寧靜,吵吵嚷嚷的說:“主公,你忘了,今天高夫人要去演奏,青州的賢達都要去聽,主公,快走吧,時間要到了。”

“哦,想起來了”,高夫人(蔡琰)主持音律修訂,前不久剛剛完成,這是她首次以新譜的曲子公開演奏。

劉備對於音律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青州的軍號雖由劉備一手製定,然而,那些軍號音多數是剽竊後世的流行歌曲片斷,比如,要求兩軍會合的軍號音,就是“你知道我在等你嗎?”,而劉備就是把這樣的短語編定成每個號手的教材,讓號手們練習吹奏。

由於沒有音律,青州培養一個號手很繁瑣,前任號手需要手把手的一個個曲音教會新人,難度既高,還耗費時間。音律的誕生,讓培養一個號手的時間,從三到五年,縮短為一年,甚至數個月。因此,當蔡琰完成七階音律的製定後,劉備承諾為她建一座小型音樂廳,供她與音樂愛好者使用,以獎賞這一偉業。

這一音樂廳叫做“鼎盛”,靠近雷樓,類似於後世的俱樂部,其附屬建築前不久完工,剛一建成,它就成了青州元老們固定的活動場所。飯後,元老們常聚集於此,喝茶、飲酒、聊天。

三日前,音樂廳主體建築,富麗堂皇的圓形音樂廳裝修完畢。今日,蔡琰親自登台演奏用新音律譜寫的曲子。劉備已答應了帶夫人黃鶯以及張嫣兒同去捧場。

“時間到了嗎?那就出發吧。”劉備順手從樹上剪下一枝梨花,小心翼翼的在手上把玩著:“頭前帶路。”

三人坐上馬車,陳群喋喋不休的拉開話頭:“主公,主母與張小姐已經先去了,她讓我來喊你,請你馬上去安排……”

劉備擺手按住了陳群的話頭:“你想說什麼?快說。”

陳群掃了盧毓一眼,小心翼翼的選擇著字眼:“主母與嫣兒小姐一同出場,雖然說這是高夫人、主母、嫣兒小姐三姐妹自洛陽一別後,首度共同出現在正式場合,場麵實在令人感動,可是,嫣兒小姐的身份實在難以安排……主公,有什麼打算?”

劉備瞥了一眼盧毓:“世兄此來,必有緣由,老師有什麼話轉告嗎?”

盧毓鄭重地點點頭,說:“故張太尉溫隻留下嫣兒小姐這一條血苗,父親身為張太尉好友,眼見其流離於戰禍,無力援手已愧疚萬分。故此,決不忍其再受苦難,父親說,他做主了,隻是他老人家身體有恙,不能來親自主持,長兄為父,便由我替你做主。”

按照當時的禮製,劉備父母雙亡,作為師長,盧植確實有這個資格,管製劉備的婚姻大事。此情此景下,劉備剛好順水推舟:“麻煩世兄了。陳群,去通知司儀,把張小姐的位置安排在主母身後。”

音樂廳內,青州眾臣、元老手捧著酒杯,三三兩兩的閑聊著,呈半弧形排好的三排椅子圍繞著一個小型的圓台,像眾星捧月一樣拱衛著小舞台。一架用桐油漆的鋥亮的瑤琴高傲的躺在台上,靜靜的等待那對舉世無雙的玉手撥弄。

眾人正閑扯間,陳群來開門,走進了大廳。廳內諸位見他進來,紛紛找附近的台子,放好酒杯,整一整衣物,挺直了胸膛。

陳群沒理會眾人,拉過司儀,低聲吩咐了幾句,司儀隨後躡手躡腳走了出去。不一會兒,帶領著三兩個人抬著一張元老椅,匆匆返回,一陣忙亂之後,第一排座位變成了一支後背高椅居中,兩支斜背元老椅一左一右擺放,第二排、第三排則是普通的元老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