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章走向統一 第七十六章(2 / 3)

洛陽,皇宮內,荀攸之子侍中荀悅正在給天子侍講。洛陽的天子,現在已是天下最寂寞最鬱悶最尷尬的皇帝。曹操推行九品中正製後,設立丞相府,天下的政事再不由皇帝做主,皇帝唯一的消遣就是與臣下讀書聊天。他的生活也不像父親靈帝那樣奢侈了。盡管曹操在喜歡聲色享受方麵,差不了劉備多少,但他卻提倡節儉,自己的妻妾都穿布衣。皇帝除了入洛陽時商定的內幣,再也不能隨意支取國家財產。

曹操的表麵文章做的很好,大漢天子的儀仗還照樣保持著,生活標準由青冀幽並客商勉力維持,然而,皇帝的自由卻受到了限製,為了討好劉備,曹操再也沒有為皇帝設立宦官,侍中侍郎除了劉備留下的數人外,都是曹操的人。這其中,能和他談論曆史的唯有荀悅。

荀悅是春秋學家,此前,天子說起本朝的國史《漢書》過於繁瑣,敘述每個人都是一根單線記錄流水賬,讀了以後,不知要領。荀悅便仿照《春秋左傳》的編年史題材,將多根支線並列,編錄成《漢記》呈上。此刻,荀悅正在為皇上講解大漢政治衰敗的四大原因。

“漢之弊在於虛偽亂俗,也就是說官員們說一套做一套,民間純樸的風氣(習慣法)蕩然無存;其二為營私壞法,官員貪賄橫行,民皆不知守法;其三為放縱越軌,豪強官吏踐踏禮製,天下沒有了規矩;其四為奢侈敗製,民間奢華之風流行,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貧富之間仇恨過深,導致社會動蕩。”

天子心有戚戚焉,問:“那麼,該如何消除這四弊呢?”

“興農桑以養民生;審好惡以正風俗;宣文教以彰德化;立武備以秉軍威;明賞罰以統國法。”

天子捉摸片刻,回答:“卿之所言,脫胎於劉玄德六疏,不過,較之玄德六疏卻更加空洞,不知所雲。”

文人相輕,荀悅自覺才高,怎會看得上那平生未作過幾首詩的劉備呢?他伸長脖子,強辯道:“君子不言利,劉青州不過是個處處言利的織席販履之徒,他說的話豈能當真?”

皇帝好不容易有機會打擊一下曹操陣營的荀悅,此時豈能放過:“興農桑以養民生,道理很好,如何興?如何養?空洞無物,倒是玄德六疏中所言‘農無稅’、‘財產權’還真是養民的具體措施。審好惡以正風俗,宣文教以彰德化,如何正?如何彰?不著一詞,還是空洞,倒是玄德六疏中設定宗教,廣立學堂,爵民監督,還真是實施的好方法。”

天子說完,不等荀悅再辯,即說:“玄德常言:儒士清談幹雲,治國百無一用,道理你說的很好,怎麼辦,你卻一點沒說,玄德想出來的辦法,你以前想過嗎?再說,前不久,我查過宗室,玄德雖屬遠支,確屬我高祖之後,論其輩分來,還是我的叔叔呢,所謂織席販履之徒,此話再也休提。”

荀悅麵紅耳赤,天子稍稍感到心裏滿足,正回味間,有侍郎稟報:“青州前軍師周瑜周公瑾,前來覲見。”

天子愕然,少待,興奮的說:“傳見。”

周公瑾進殿,如儀行禮,天子溫和的垂問:“周卿急來帝都,可是接受皇叔指派?”

“皇叔?”周瑜一臉迷惑,略一思索,稍有所悟,抬頭視線與黃帝相交,皇帝擺出一幅自己人的模樣,點頭以示肯定。

周瑜叩首奏道:“陛下,我奉主公之命,前來洛陽,接管羽林軍的指揮權。”

皇帝問:“周卿接管羽林軍,那麼,公孫將軍幹什麼?”

周瑜答:“已與曹公達成協議,伯圭公將指揮雲麾軍。”

皇帝暗自欣喜:洛陽三軍以有兩軍在手,這是好兆頭啊。隨即,皇帝好奇的問:“我聽說青州四大軍師,原來的沮、田二人善於策劃;田疇善於拾遺補缺,安排後勤;徐庶善於實施;如今,沮、田兩人退居幕後,周卿與魯(肅)卿遞補,不知周卿長於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