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章走向統一 第七十九節(2 / 3)

“不是‘赴召’”,劉備糾正說:“我與曹孟德、孫仲謀,甚至今上都是平等赴會,共商今後百年大計。不存在上下尊卑關係,何來‘赴召’一說。信義——亂世信義不如草,大教席不妨明告那幾位,我以信義約束自己,不過,亂世裏的信義是靠刀劍維護的,他們別給我借口,讓我的鞘中刀出鞘,若有不赴會者,我便以刀劍自取之。”

“應該應該,主公不可學襄公之仁”,管寧深表理解。

宋襄公學仁義,又沒有強大的武力支持,最後成為千年笑柄。管寧受劉備的熏陶,在四州享受莫大的尊榮這麼多年,早已擺脫了儒家思想中迂腐的一麵,偏向於實用。經他改造的儒家思想,已稱為“新儒”。這是以孟子的民本思想為基幹,以“民生則為重”,否定原儒的輕工鄙商思想,“新儒”注重奇淫技巧的創新,尊重民間工匠的地位,提出“六業齊重,兼收並蓄”。而青冀並幽四州的強大與繁榮,又反過來證明了“新儒”的正確性。管寧的聲望也因此步步上升,成了劉備最強力的支持者,為劉備源源不斷地提供理論工具。

尹東一直沒插話,這會兒皺著眉頭,說:“大哥以威勢加於孫曹,我怕效果不大。這兩人性格堅忍,都是剛烈之人,我怕他們寧願死也不願屈服。權力這東西,一旦到了個人手裏,再想把它奪回來交給公眾,九牛二虎之力還不夠。中國政壇從來沒有妥協這個詞,有的隻是屈服,一方對一方的絕對輸誠。大哥想就此開創一個新局麵,讓世上從此具備協商的先例,我恐怕事情最後還要回到武力上。”

劉備點點頭,讚同說:“不錯,我們最終還是要使用武力,而孫曹很可能不願屈服。不過,我打算讓他們感覺到百姓的力量,讓他們知道,若再不變法,他們將失去統治基礎,失去他們現在擁有的一切。”

“百姓是盲目的,大哥又打算如何做?”

劉備站起身來,走到窗前。窗外陽光極其明媚,芸芸眾生川流不息地來往於街市,廣饒的富饒和強盛讓他們的臉上帶著自豪與滿足的笑容,劉備迷醉地望著窗外,半晌不語。

受劉備的吸引,管寧與尹東也來到窗前,向外觀看。劉備指著窗外的城民,一字一頓地對引動說:“看到了吧,百姓在笑。每個來往於街市間的百姓都帶著微笑,他們對今日充滿自信,對明日滿懷憧憬,對昨日心滿意足。這就是力量——這是我的君王之劍。

以天下民心作劍柄,以四州猛士作劍刃,以山川河流為鎧甲,請看我披堅執銳,逼迫天下諸侯低頭。”

管寧高聲讚歎,尹東一聲譏笑:“大哥怎麼也染上了言語空洞的毛病,‘以天下民心作劍柄,以四州猛士作劍刃,以山川河流為鎧甲’,聽起來大氣磅礴,其實空洞無物。不過,我已經明白你的意思了,這麼做,結局倒是有點曙光。好吧,我來寫信,大哥快做其他的準備。”

管寧何人也,他略一沉吟便拍手稱妙。與尹東的遲疑不定相反,他對自己這個名義上的學生充滿了喜愛,甚至可以算作是護短了。那封給孫曹的信,他寫得花團錦簇,引經據典,竭力邀請二人共襄“春秋義舉”。

青州的能量有多大,尹東身在其中反而感覺不到。管寧一直受到仁義道德的教育,他不清楚民族的惰性以及中國變革會遭遇的阻力,所以他對革新充滿期待。而劉備作出的決定,卻是反複衡量下的清醒認識——英國、法國、甚至西班牙、荷蘭等國,國土麵積最大不過與青州相仿,資源甚至還不如青州。然而,大力興商下,這幾國一度控製了全球。而擺脫了儒家思想殘害的青州,加上麵積數倍於青州的冀、幽、並、加上各屬國各部族得疆域與人口,劉備不求統治全世界,隻求一個製衡的地位,那是謙遜。

當整個大漢民族在解決本民族內部的事務時,放下刀槍尋求政治協商時,整個民族就凝聚成了合力,給大漢民族一個千年沒有動亂,沒有朝代更替的發展機會,我們民族的命運將會徹底改變。

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天下”是唯獨中國的天下,即使日韓,也沒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沒有把“久治必亂,久亂必治”當做天經地義。久治而亂,那肯定是政策的原因。把責任推給老天,認為這是天道循環——好沒天理。劉備所要改變的,就是這動亂的更替。

管寧與尹東的信函送出州境後,劉備的全境動員令也下達到各地。同時下達的還有青、徐、冀、並邊境單向開放命令。這項命令要求:青、徐、冀、並四州接納在外境居住的百姓進入劉備領內,他們可在邊境就近申請歸化,成為劉備領內的平民。其中,青壯男丁編入預備役,婦孺進入各養殖場,老弱進入工廠、商社務工。預備役男丁的家屬可享受政府贍養,孩子可進入學校享受免費教育。

青州人口負擔較輕,這幾年劉備頻頻出擊,打敗了北方各大部族,虜獲無數馬匹。北方歸附的部族,還源源不斷地為四州提供大量的羊毛、牛馬。禁閹令下,牛馬不再是一次性消費物品,重釘馬蹄鐵的推廣,又使馬匹代替牛成了主要的畜力,農業勞動生產力大大提高。工商業的發展,使劉備轄下變得空前繁榮。豐富的商品、強大的銷售力、高效的生產率、安定的社會環境,加上較少的人口基數,讓青州的富足在海內外一時無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