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七百三十五章 回複(1 / 2)

薛正倫帶到菲律賓呂宋島的八枚“雷霆”遠程戰略核導彈,那實際上是整個新唐國戰略火箭軍的所有家當,也是目前整個新唐國核武備的全部家底。這次對日本本土發動攻擊,已經用掉了四枚“雷霆”,也就是說,蕭峰手裏現在隻剩下四枚核導彈了。由此可以看出,之前他發表的那份要用核導彈把日本所有城市全部摧毀的聲明,隻不過是在虛張聲勢而已。

如果日本人能再抗住下一輪核打擊,那麼蕭峰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美國人在日本本土登陸。因為就整體實力來說,新唐國陸海空三軍常規部隊的力量,可比美國佬差遠了,可以說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沒有了核導彈的威懾,若是美國佬鐵了心不讓新唐國人得到占領日本的巨大榮譽,蕭峰也毫無辦法,至少在目前來看是這樣。

但是,蕭峰永遠也沒有機會用掉那剩下的四枚“雷霆”了,而美國人也沒有機會象曆史上那樣,獨自得到占領日本本土的巨大榮譽,因為日本人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

在一二三四號“雷霆”發射後的第二天上午八點,也就是蕭峰限定的必須日本無條件投降時間的最後時刻,因為無法承受核導彈的所造成的巨大傷亡和難以計數的物質損失,日本天皇裕仁無奈的向全世界發表通電:日本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和新唐國防軍總司令規定的全部條件,向中國、新唐國、美國、蘇聯,以及其他所有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誰也不能否認,在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這個前所未有的曆史性大事件上,新唐國的原子彈和“雷霆”核導彈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時,日本本土還有近三百萬武裝部隊,近兩千架可以用來做自殺攻擊的飛機,再配合上日本人那悍不畏死的瘋狂作風,這仍然是一股讓人望而生畏的巨大力量。盡管在美軍強大的武裝力量麵前,日本最終的下場肯定不會改變,但如果沒有原子彈和核導彈,戰爭一定還要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美國人接下來所要承受的傷亡,也一定還會是個天文數字。

現在,隨著裕仁《終戰詔書》的宣布,盟國的對日戰爭算是畫上了一個句號。但是從日本人在此前後的種種表現看來,他們雖然輸了,卻是輸的很不服氣,而且根本沒有悔罪之心。對於這一點,從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罪魁禍首——日本天皇裕仁在宣布投降書前會見外相東鄉茂德時的表態,就可以清楚的表現出來。

當時裕仁對東鄉茂德說道:“經過連年的戰爭,日本的國力已經極為疲憊,難能再有力量保衛本土!新唐國人核導彈威力之恐怖,更是無法抗拒!若再打下去,隻能使日本生靈塗炭。所以,朕隻能同意按新唐國人提出的條件,接受盟國公告。……在此忍無可忍之際,解除忠誠軍隊之武裝,使昨日尚效忠於朕者,明日即成為戰犯,於情實有不忍。但為國家前途計,亦為不得已之事。今日之事,應以明詔天皇在遭受三國幹涉時之心境為楷模。”

在後來裕仁向包括日本本土國民在內的全世界民眾宣讀的《終戰詔書》中,他隻字未提投降或日本打輸了這場戰爭,他隻是說世界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要求日本臣民“要忍受難以忍受的現實”。

從裕仁的這番言行中可以看出,這家夥一點都沒有意識到他親手發動的這場戰爭到底造成了多大的罪孽,他之所以宣布投降,隻不過是因為看到日本已經毫無取勝的可能,為形勢所迫而做出的一個無可奈何的選擇罷了。

而在《終戰詔書》宣布之後,包括日本陸軍大臣阿南惟幾大將在內,大量日軍各級軍官隨即自殺殉國,也足以說明日本人輸的是多麼不甘心。

而且,不但是日本人對這場戰爭的結局不服氣、不甘心,同樣很不服氣、更不甘心的,還有美國總統杜魯門,而且與日本人那種無可奈何的心態比起來,杜魯門心裏更為窩火。

從珍珠港事變開始到現在,美國人用了四年多的時間,經過無數次血戰,犧牲了幾十萬士兵,經濟上也付出了幾乎無法忍受的巨大代價,終於跨過遼闊的太平洋,一路殺到了日本人的大門口。現在眼看著隻要再努一把力,就能徹底征服日本了,哪知道在最後關頭卻功敗垂成,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來。新唐國人隻用了幾顆原子彈,就輕鬆的攫取了最終征服日本這一最高榮譽。

當電台裏傳來日本天皇裕仁宣讀《終戰詔書》,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所提出的全部條件,並請新唐**隊進入日本本土受降這個消息的那一刻,自美國總統杜魯門以下,幾乎所有美國人都對新唐國,確切的說,是對新唐國那個叫做蕭峰的家夥恨得牙根癢癢,恨不得把這個混蛋抓過來生吞活剝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