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9章 走近多智而近妖的臥龍先生(1 / 3)

公元234年8月,因積勞成疾,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享年54歲。

臨終前,諸葛亮想起了如煙的話。在兒子諸葛瞻出生後,他一直在外征戰,沒有時間教導瞻兒,他拖著病體,為自己的兒子寫下了《誡子書》。

“夫君子之,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複何及!”

諸葛亮知道,這封家書最後會交到如煙手中,她一定會按照自己這封家書上的話,好好教導他們的兒子瞻兒。

————分割線————

8月,如煙收到了丈夫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消息,同時還有那封家書——《誡子書》。如煙看完《誡子書》,在書房長跪不起。

諸葛亮遺言命令部下將自己葬在漢中定軍山,依山勢修建墳墓,墓穴僅能容納下棺材,穿平時的衣服入殮,不必用其他器物殉葬。

10月,大軍返回成都後,劉禪追諡諸葛亮為忠武侯。同時,丞相府中,一身縞素的如煙在書房寫下了表書。她將表書交給諸葛亮的學生薑維,拜托他將表書呈給後主劉禪。

————分割線————

朝堂之上,“什麼,相父的如夫人要還鄉?”後主劉禪問。

“是,陛下。”薑維回答。

“為何啊,伯約(薑維的字)。”劉禪很納悶。

“陛下。臣到丞相府中吊唁時,如夫人有感於她一介婦人,不能教導好大公子,所以上表,請求陛下準許她帶大公子回鄉。”

“這……”劉禪有些拿不住主意。

————分割線————

下了朝,眼看一個諸葛亮死了,再來一個他們永無出頭之日,宦官黃皓趕緊向劉禪進言,“陛下,如夫人所慮,奴才也想到了,如夫人一介婦人,想必無法想丞相一樣教導大公子的,所以陛下,不如準許如夫人帶大公子回鄉吧。奴才覺得在這丞相府,如夫人看到丞相的字啊,文章啊,會睹物思人呢。”

“有理。”劉禪點頭。

————分割線————

成都城外,如煙領著諸葛瞻再看了一眼這座他們生活了多年的城市,然後踏上馬車。馬車上,諸葛瞻問如煙,“母親,我們這要去哪裏啊?”

如煙看著長相七分像自己,三分像丞相的兒子,微笑著說,“去你父親來的地方。”

“父親來的地方?那是哪裏啊?”

“徐州琅琊陽都,我們去那裏。你父親從家鄉出來多年一直沒有回去,現在我們代替他回到家鄉。”

“那還回來嗎?”

“不回來了,瞻兒,娘陪著你。”如煙摸著兒子的頭說。

————分割線————

12年後,19歲的諸葛瞻守在床前,他焦急地問大夫“大夫,我娘親,她,她還好嗎?”

來諸葛府看病的大夫搖了搖頭,“諸葛先生,令堂身體一貫不好,這次風寒又來的急,恐怕是……”

床上,如煙看著自己的兒子,對他說,“瞻兒,娘恐怕是不好了,你要記得,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是,母親。”諸葛瞻淚眼婆娑。

“還有要好好待你的妻子,好好教導尚兒(諸葛尚)和京兒(諸葛京)。”

用盡了最後一絲力氣說完,如煙就垂下了手臂。

————分割線————

2014年首都,故宮博物院,為紀念武侯逝世1780年,武侯係列展覽在京第一次展出。

“大家好,這次在故宮博物院中展出的是我國的一級文物,琅琊書院的鎮院之寶《雨夜觀雨圖》。”講解員向大家介紹到。

“這幅畫呢,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教育家、畫家、書法家諸葛瞻所作。根據我們的考古專家考證呢,這幅畫畫於諸葛瞻的晚年。”

講解哦員領著參觀的遊客走到畫前,她指著櫥窗中的畫作,繼續講解,“我們看到,這幅畫中有兩個人,一位女子和一個孩子。在雨夜,女子抱著孩子在窗前看雨,畫作線條明朗。通過兩人的姿勢,我們可以猜出,她們是一對母子。而經考證,這畫中的女子就是諸葛瞻的母親,如夫人,而畫中的孩子呢,就是諸葛瞻本人了。所以這副畫是諸葛瞻懷念的自己母親畫的。”

遊客們看到畫中的女子倚在窗前,懷中抱著一位幼童。兩人都看向窗外的雨夜,女子梳著婦人髻,身形纖細,孩童趴在女子胸前,一隻手指著窗外。遊客們通過畫作可以感受到母子間流露出的濃鬱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