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6章 通信行業(1 / 2)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持續,通信需求會越來越旺盛,雖然我國通信電子設備廠家很多,但是普遍技術落後,無法滿足國內的需求。如果沒有趙一的介入,80年代中後期我國的通信設備市場就是外資的天下,讓人耳熟能詳的“七國八製”還會出現。

所謂“七國八製”就是通信設備市場上總共有八種製式的機型,分別來自七個國家。分別是RB的NEC和富士通、美國的朗訊、加拿大北電、瑞典的愛立信、德國的西門子、比利時的BTM公司和法國的阿爾卡特。

在八十年代能夠在家裏安裝一部電話是何等的身份,因為僅一個固話的初裝費用就高達幾千元,在月薪隻有幾十塊錢的年月是不可想象的,原因就在於當時所有的通信設備全靠進口,高昂的安裝成本和通信資費的情況下,擁有一部家庭固定電話是一件多麼奢侈的事情。

原來的曆史上,我國的通信設備在20世紀90年代之後才逐漸出現了一批自行研製的大中型容量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數字程控局用交換機,典型的有華為的C&C08係列、大唐的SP30係列、中興的ZXJ係列等等。

現在有了趙一的存在,這種情況肯定不會再現,再加上是國內產品,不需要動用外彙,則可以給如今外彙捉襟見肘的國家減輕壓力,還有趙一有信心降低設備成本,讓百姓能夠家家都能安裝的上電話機,讓電話機不再是奢侈品。

除了個人情懷外,還有我國的通信需求市場真的很大。就拿固定電話來說,1978年,我國的固定電話用戶總數隻有192.54萬戶,而到了2017年末,用戶規模達到了16.11億戶,躍居世界第一。同時移動電話普及率由1995年的0.3部每百人提高到2017年的102.5部每百人。

除了電話通信,還有網絡通信也是市場巨大,有數據統計,網民數量由1997年的62萬人激增到2017年的7.72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了55.8%,超過了全球平均水平4.1個百分點,超過了亞洲平均水平9.1個百分點。

趙一的通信公司隻要深深的紮根國內市場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再加上技術上的優勢,除了國家幹預,在國外市場將會沒有對手。這樣的萬億市場,趙一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就在侯為貴招兵買馬的時候,趙一給半導體公司下達了研發通信芯片的相關任務,並親自去了一趟滬上給研究人員講解通信芯片設計技術,希望能夠在製造工廠建設完畢後馬上進行生產,當數字程控交換機出來後,希望是百分百國產,擁有完整技術自主權。

交專利費?那是什麼東西?

由於半導體公司的任務又重了,不得不讓趙一又開始新一輪的挖牆腳行動。

自從上次人才打劫後,國內各個半導體研究單位看到趙一的人就像是見了瘟神一樣。但是沒有辦法,金錢的力量向來的杠杠的,總有一些“意誌不堅定”的分子拜倒在趙一的金錢麵前。

除了給半導體公司下達了新任務外,也給精密儀器公司下達了新的任務,就是製造光纖相關設備的研製,優先級排後。

這邊忙忙碌碌,半個月後趙一終於從滬上回到了京都,侯為貴為公司招聘了50來人。趙一一到京都就進入了公司培訓室,對這些新員工進行技術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