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6章 發展紡織服裝業(1 / 2)

現在缺電的問題即將解決,也是時候開始布局國內紡織業了。紡織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非常適合我國目前階段的經濟發展情況。

在前世,我國紡織服裝業的發展大致經曆了三個階段。首先,1952年到1983年是我國紡織服裝業的起步階段。是基於當時我國工業基礎薄弱以及政府財力不足的現實情況,具有裝備係數低、投資少、建設周期短、資金效益高、投資回收期短等優點的紡織服裝業就成為我國工業化過程中的先導型產業。到1983年,紡織產業的總產值達到了1109億元。

其次,1983年到1990年是我國紡織服裝業快速發展階段。這個階段標誌性的事件就是1983年全國取消布票,這意味著國內的基本生活用布供給不足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此後我國服裝業向“出口導向型”發展,這期間紡織服裝業總產值累計達到14599億元,出口占全國對外出口比重平均達到了25%左右。

最後,1990年之後是我國紡織服裝業的結構調整階段。我國紡織服裝業總量過剩和結構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經濟效益下降,特別是一批國有紡織企業陷入嚴重困境。加之紡織纖維原料發展滯後導致原材料價格上升,更加重了嚴重程度。

之後加入WTO,紡織業進入了產業結構升級、產業優化發展的階段,在國內外需求的拉動下,紡織業雖然在全國工業總產值和全國對外出口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紡織服裝業總產值和出口增長率仍保持較高水平。

上麵是簡單地回顧了一下前世我國紡織服裝業的發展情況,從中可以看出,我國開始在紡織原材料方麵實力不足,導致後續產業鏈水平偏低,競爭加劇,利潤率下降甚至虧損。

健康的紡織服裝產業應該是能夠提供滿足低中高紡織服裝原材料,使得後續產業鏈能夠實現低中高產品的生產,所謂的結構不合理就是大部分企業都擠在一個低水平區域競爭,由於國企負擔較重,靈活性相對較差,所以虧損的最為嚴重。

而趙一既然打算進入這個行業,肯定不會是簡單的進行服裝加工了,那樣賺取的微薄利益,他還真看不上,如果要參與下遊服裝製造的發展也必須是自我服裝品牌的發展,因為這個階段國內很多隻是服裝加工產業,基本上沒有發展服裝品牌的意識,也許有這個意識,但是也沒有這個資金。

發展自己的服裝品牌,首先得有自己的設計理念,其次必須找準自己的產品定位,然後是形象設計,最後就是銷售渠道以及廣告設計了。

這些要素,趙一都具備,即使不具備也可以用錢讓他具備。

紡織產業鏈分為上遊、中遊和下遊。上遊為原輔料製造,如棉麻絲毛、化工纖維。中遊為紡織製造,如纖維加工、織造、印染後處理,經過中遊產業後就生產出各種布匹麵料了。下遊就是成衣製造以及品牌營銷了。

而趙一將著重參與到上遊和中遊產業鏈中,至於下遊則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參與國際競爭。

現在棉花是統購統銷的產品,所以趙一需要向國家申請棉花購買許可,而羊毛則是自家牧場就產,而化學纖維需要乙烯材料為基礎,合成化纖,而乙烯最大來源則是石油經過提煉得到的石腦油,這就需要和中石化、中石油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