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4章 首飛儀式(1 / 2)

1982年11月8日,也就是得到消息的第三天,一大早乘坐飛機飛往成都,同行的還有民航總局的領導。

現在我國民航飛機是蘇聯的伊爾14、裏二型,載客量僅僅隻有20多人或者40人,載客量100人以上的中大型飛機隻有17架。1980年全年旅客運輸量隻有343萬人,居新加坡、印度、菲律賓、印尼等國之後,列世界民航第35位。

這信息反映出了當前我國航空運輸業及航空製造業的落後,從載客量量來看,則反映出我國百姓不富裕的事實,還反映出我國經濟活躍性較差等特點。

這也可以很好地說明,和趙一同行的民航總局領導為什麼一臉的興奮,拉著趙一說道:“如果你們的飛機首飛成功,這將是我國民航史上的一件大事,必將在我國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聽到領導不吝誇讚的話語,趙一說道:“這隻是一款支線飛機,目的主要是用在國內各個機場間飛行而已。”

“這還隻是支線飛機?我看你們的報告上說是150~180座,和運10幹線飛機差不多了。”領導不可置信地看著趙一說道。

“確實是支線客機,航程隻有5000公裏,飛國際航線還是略有不足,但是在國內則是足夠使用了,可以在國內任何兩個機場之間飛行。”趙一說道。

“我們研發製造這款支線客機,主要還是因為之前國內產業鏈不行,需要自己建立一條產業鏈,而且我國目前主要還是國內航線比較多,國際航線暫時需求量不大,再加上之前國內這方麵沒有拿得出手的證明,在國際上估計很難銷售出去。如果這款支線飛機能夠在國內航空市場證明它的可靠性和經濟性,那麼國際銷路就好很多。”

“如果這款飛機證明是成功的,你們下一步是怎麼打算的?”領導問道。

“我們下一步則是研發載客量350座位的幹線飛機,一是現在的支線客機證明了一些技術的可靠性,我們更有把握,二是隨著我國與外界交流越來越頻繁,需要有這麼一款幹線客機來執飛國際航線。”趙一說道。

聽到趙一的話,領導為他的野心感到有點震撼,這是讓自己國家的航空工業在短短幾年時間就追上國外發展幾十年的技術水平啊,同時為他的技術自信感到一股信任感。

不管星際快車公司是公是私,這技術總歸是我們自己人掌握的,自己的命脈掌握在自己的手裏比什麼都重要。

還有一點民航總局的領導在心裏也想到了,民用技術有時候是可以轉化為軍用技術,特別是星空動力公司,這家成立很短的公司,不僅僅研發出國內甚至是國際上也是技術先進的汽車發動機,更是研發了飛機發動機,從上報過來的技術資料來看,水平一點不比國際上同級別的飛機發動機差,甚至在省油指標方麵還略有勝出。

有這份技術實力,不相信他不能研發出來軍用發動機?說出來可能鬼都不信。

由於飛機上都是自己人,趙一包機的,所以大家都是暢所欲言,不過都是聊得航空方麵的話題,其他話題倒是沒有涉及。

目前中國民航局是政企合一,既是主管民航事務的政府部門,又是以“中國民航(CAAC)”名義直接經營航空運輸、通用航空業務的全國性企業。這與後世可是很不同,是實實在在的壟斷部門,和當時的郵電部、鐵道部是一模一樣。

於是在這個聊天話題中,趙一試探性地問了下他們,如果試飛成功他們有多大的需求量,結果不容樂觀,畢竟一架飛機1億元左右,而國家財政收入才兩千多億元,實在是沒有多少錢來購買新的飛機了。

如果不能開拓國際市場,那麼星際快車公司依然會處於虧本狀態,而國際市場哪是那麼容易開拓的,有已經證明自己的波音和空客,人家憑什麼相信你的飛機就行呢,再便宜估計都很難獲得國際買家的信任,畢竟這是在天上飛的,出問題對航空公司來說可是致命地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