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85章 兌現承諾(1 / 2)

春節期間,趙一不需要走親戚,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思考這個問題,經過三天的思考,他終於理清了一些思路,正等待後麵慢慢的布局。

期間和往常一樣,趙一去拜訪了一下羅醫生,隻要是他還會回來過年,這是每年必備的拜訪人物,雖然羅醫生今日的地位和自己天差地別,但是當初的救命之恩,他還是心存感激,同時羅醫生也是在這個鎮上,除周誌剛一家外,唯一熟悉的人了。

1984年2月5日,農曆正月初四,趙一率先動身前往天問大學,而周瑾玨和周瑾瑜需要等到開學前才開始動身。

之前憑借自己的學術威信,忽悠了幾位大佬過來天問大學任教,當時有的是看在投資巨大,實驗設備先進的份上,答應過來的。

有的則是承諾一起研究課題,隻是一晃三年多時間過去了,自己還沒有兌現承諾,這次就趁著有空,把這件事情搞定了。

來到天問大學,趙一住進了學校給自己安排的一套公寓裏麵,其實就是普通的教師公寓,因為都是學校統一修建的,格局和裝修都差不多,如果學校的老師對裝修不滿意,也可以自己裝修,學校倒是沒有禁止。

住進來後,趙一親自將屋子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因為之前和江校長說過年後的安排,來之前,這個屋子已經打掃過一遍,現在他隻是將一些自己的個人用品擺放好,一些家具按照自己的習慣擺放,這樣用起來更順手一些。

第二天起了一個大早,趙一就趕往學校的生物實驗室,因為和幾位教授說好了在這邊彙合。

這次參與的人員有很多,例如剛獲得諾貝爾生物醫學獎沒多久的巴茹·貝納塞拉夫。

這是一位委內瑞拉裔美國人,之前在哈弗大學任教,之前主要是做細胞免疫研究的,獲獎貢獻是“發現了控製免疫反應的、遺傳的細胞表麵結構”,是在1980年獲得的。

當然除了巴茹·貝納塞拉夫外,還有兩位青年學者,一位是托馬斯·聚德霍夫,德國人,他的夫人是中國人,這次他能夠來天問大學任教,也有他夫人的功勞。

他現在其實名氣不大,不過在2013年獲得過諾貝爾生物化學獎,也算是一支潛力股。

另一位學者蘭迪·謝克曼,美國人,之前是在加利福尼亞伯克利分校任職,有意思的是,他和托馬斯·聚德霍夫研究的方向差不多,都是關於細胞之間物質與信息的溝通,他們倆都是2013年諾貝爾生物醫學獎獲得者。

這次趙一打算和他們合作的研究項目,就是上麵兩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研究項目,反正自己不拿出來,他們以後也會研究,所以趙一將這個研究項目拿出來,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算是物歸原主而已。

來到生物實驗室,幾個人坐到會議室,趙一拿起自己打印好的資料,分別遞給了他們三位,然後說道:“我們都知道,任何能夠自我運作的物體,不管是機械,還是電子產品,甚至是我們研究的細胞,都擁有自己的內部結構零部件。

而這些零部件之間必然存在某種溝通方式,就像機械產品一樣,通過牽引結構,讓各個零部件之間配合無間,電子產品通過數字信號,能夠明白自己接下來幹什麼。

那麼作為最複雜的生物細胞呢,我覺得也是這樣的,隻是生物細胞太複雜,複雜到我們還沒有了解到裏麵的詳細情況。

這一方麵是之前我們的實驗設備不夠精準,不夠先進,另一方麵則是我們對這方麵的研究積累還不夠。

現在各位已經在天問大學任教有一段時間了,對於學校高級生物實驗設備也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就設備的先進性和精準度來說,絕對是目前世界頂尖的,我想這也是各位能夠在此繼續任教下去的理由。

既然實驗設備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條件,所以我認為是時候進行這方麵的研究。

各位可以看看我發的資料,這是我之前一段時間內思考過的問題,也就是細胞通過什麼方式傳遞信號的,我覺得研究課題很有意義。

如果弄明白了這些,那麼就可以對大腦的溝通方式和激素的釋放以及免疫係統部分現象進行解釋了。”

三位聽到趙一的話,簡直是說道了他們的心坎裏麵去了,因為這個課題對於三位來說都和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關聯,那麼他們也就很容易上手研究。

三人都不由自主的翻開了趙一給的資料,裏麵很多想法,都是通過宏觀現象推理到微觀現象,從物理現象推理到生物現象。

雖然沒有給出一個實驗證明,但是卻存在合乎邏輯的推理過程,讓三人看了都是一陣恍惚,原來生物學也能夠這麼推理的?

作為研究人員,最痛苦的就是沒有研究方向,整個研究就像是買彩票一樣,大部分都是帶來失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