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19章 充當攪拌器的角色(1 / 2)

趙一打算趁著這個機會,增加雙方的互信,隻有相互信任,才能夠共同麵對接下來的問題,才能夠同心協力,將事情辦好。

“市場經濟我們也是剛接觸不久,所以才開設幾個經濟特區,就是希望從中總結經驗。

而計劃經濟環境下,一些人才的價值並不能夠得到完全的體現,當然,你所說的情況可能確實存在。”老人接過話頭,說道。

聽到老人的話,趙一笑了笑,並沒有立即接話,而是端起茶杯,小小的飲了一口,潤了下喉嚨。

老人的意思他明白,計劃經濟環境下,人才的價值確實不能夠很好的得到體現,但是要說能夠達到如今的價值,確實有些誇張。

很好的衡量標準,就是他們在原來的單位,並沒有取得如今的成績,甚至說是相差甚遠,不管是他旗下的負責人,還是普通員工都如此。

所以更多的是趙一旗下的企業成就了這些員工,是現在的公司讓他們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施展,讓他們能夠獲得最新的管理方法和先進的技術。

當然,趙一也不準備反駁老人的話,因為沒有必要,即使爭論出來一個結果又如何?

拋開這個話題,趙一繼續說道:“鷹醬以前也是注重工業化生產,而輕視國內市場,所以當初鷹醬出產的大部分工業品都是銷往歐洲。

這在工業化發展初期並沒有什麼問題,畢竟生產力還不夠高,外部市場也還沒有飽和,這就給這種發展方式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當時隨著鷹醬技術水平的提高,工業化發展獲得了巨大的提升,外部市場需求又沒有擴大,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會大規模積壓。

然後就是降價銷售,如果還是銷售不出去,就會薄利銷售,如果再銷售不出去,就隻能毀掉。

於是就能夠看到1929年經濟大蕭條中,鷹醬奶農因為牛奶賣不出去而選擇倒掉的現象,這也是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誕生的原因之一。

之後就是羅斯福新政,通過大規模的基礎建設,讓失去工作的百姓獲得一份工作,能夠養家糊口。

讓原本銷售不出去的產品,重新獲得了一個銷售出路,避免了工廠倒閉,銀行破產。

於是經濟這潭水,因為基礎建設這個攪拌器,形成一個循環,依然繼續運行,直到所有的經濟運行環節重新走上正軌。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已經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浪費了巨大的發展時間,同時大規模基建隻是治標不治本,下次因為生產力的繼續發展,還會形成同樣的經濟危機。

經過這次大蕭條之後,歐美各個國家開始重視起福特公司給員工增加工資的措施,在1914年,福特公司向員工提出一天工作8小時,每日5美元的工資。

這在當時算是一個大膽的舉措,因為當時鷹醬大部分工廠和我們一樣,勞動強度遠遠超過8小時,同時薪資待遇也比較低。

這就造成一個現象,就是員工手上沒有多少錢,自己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自己卻消費不起,他們也就是產品市場上的隱形人。

難道他們不需要汽車產品嗎,我想不是的,隻是他們沒有錢而已,這個道理擴展開來,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悖論,那就是他們拚命生產出來的產品,到底是誰在消費。

如果生產出來的產品銷售不出去,那也就沒有必要拚命的生產,那麼工廠就可以少開工,甚至不開工,於是又加劇了市場的萎縮,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福特公司大幅提高員工工資的行為,是具有曆史意義的,隻是當時並沒有獲得多少人的認同,也就無法改變大環境,經濟危機還是如期而至。

當然,將員工的工作時間縮短,一是讓員工擁有更多的休息時間,能夠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隻有員工心情舒暢了,才能夠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可以讓員工擁有更多的自我充電時間,提高工作技能。

三是可以讓員工擁有更多的消費時間,陪著家人逛逛商場,購買一些商品,無形中就擴大了市場規模。

上麵就是擴大內需的基本邏輯了,但是如果大部分企業本身的利潤就不高,甚至是保本經營或者虧本經營,那麼想要實現這種目標,也是力有未逮,甚至會適得其反。

所幸的是,我旗下的企業利潤裏還可以,即使將員工的工資提高幾倍,也能夠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所損失的也隻是我的那部分收益。

但是所起到的作用則是不可忽視的,自從我旗下企業的員工數量越來越多,這種高工資待遇及8小時工作製,讓我的企業周邊形成了新的商業生態。

以前沒有的商店,現在都開起來了,以前沒有的服務,現在也陸續有了,同時,我員工有錢購買其他企業生產的商品了,而其他企業銷售收入也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