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59章 一定要我裝B嗎(1 / 2)

回到京都後,趙一就讓律師事務所幫忙一下子申請5家投資公司,分別為天和投資、思源投資、基實投資、東風投資、青苗投資。

這幾家投資公司的負責人,趙一準備讓人力資源公司挑選不同的領域和背景的人才來經營,例如國外大投行、大銀行、投資基金和國內金融精英來負責這些投資公司。

同樣的初期每家投資公司的初始資金都是1億元,等過一段時間後,看看各家投資公司的投資業績再適當的對一些投資公司做重點扶持。

這也不算是養蠱的競爭方式,因為他們到最後肯定在投資領域上有不同的側重點,例如有重點投資證券的、有重點投資實業的、有重點做風險投資的等等。

至於他們最後到底發展成什麼樣子,就看他們自己的判斷了,趙一也不打算過多的幹涉,他隻需要看他們的業績報告就行了。

趙一之前在競合投資公司說讓他們重點投資實業,是因為國內這個時候根本就沒有證券交易所,即使投資股票也沒有機會。

而且即使證券交易所成立了,初期估計股票數量也不多,而且市值也是相當有限,他們在裏麵撲騰幾下就給整個證券市場給攪亂了。

當然每一個階段的經濟發展方向是不一樣的,例如現在大部分經濟發展重點都是在製造業領域,馬上開啟的互聯網,將是下一個經濟增長點。

每一個時期,總有一個發展特別快的經濟熱點領域,作為投資公司,就需要敏銳的察覺到這些,然後再持重資參與其中,好讓自己在新的經濟增長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這些趙一就可以從他們的業績報告上看的出來,如果符合自己的判斷預期,趙一就加大投資力度,讓符合自己投資預期的投資公司繼續對該領域加大投資。

雖然這樣投資不免有點浪費資金的嫌疑,但是隻有這樣趙一才能夠從中抽出身來,不然就需要自己參與投資規劃,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就會變多了。

隨著他旗下的產業越來越多,即使每一個產業所占精力不多,總體算下來,就算是他累死也無法麵麵俱到,諸葛亮的教訓不可不防。

所以他現在的策略是,公司成立的時候自己隻是扶一程,讓公司進入正軌後,他就不會過多的參與其中,除非遇到特殊的情況,自己才會介入。

就像這次的海底探礦和采礦,就需要他參與到特殊衛星的研發設計,特殊工程機械的研發設計等等,因為這些東西他不參與,那麼耗費的資金和時間將會很長。

忙完金融領域的事情之後,趙一在年底的事情也就忙的差不多了,就等開完年會後過春節了。

結果還沒有在家窩幾天,就接到了國務院的邀請,讓他參與國內證券教育所建設的研討會。

中國股市可以說是國企改革的一部分了,是為了解決國企融資困難的問題,所以在深化國企改革之前,就需要將證券交易所給建立起來。

由於國內在這方麵沒有什麼經驗,隻能夠參考國外的證券交易所的規矩來進行,前世就是這麼做的,初期股票交易沒有什麼熔斷機製,而且也是t+0的模式。

隻是國內的股票投資是以散戶為主,大遊資和莊家坐莊情況嚴重,操縱股票痕跡非常重,造成股市亂象頻發,嚴重損害了小投資者的利益。

後來證監會就根據保護小投資者的利益角度,出台了很多具有我國特色的相關證券規定,隻是這樣也無法有效保護小投資的利益,依然是當韭菜的命。

本來抱團投資證券是最保險的,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被大遊資和莊家給收割。

隻是國內證券公司一直都不怎麼給力,也無法充分獲得投資者的信任,才造成很多個人投資者自己投身到股市的汪洋裏麵,成為被割韭菜的一員。

反正種種原因造成了我國股市不同於其他發達國家股市的特殊現象,對此趙一自己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他也無法決定別人怎麼使用他們自己的錢進行投資。

不過這種不信任證券公司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證券投資公司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最典型的就是老鼠倉了。

說實話,趙一麵對這些問題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中國人太聰明了,總喜歡走“彎道超車”來實現財務自由,通過違法手段獲取利益還沾沾自喜,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架勢。

而那些股市裏麵的散戶又何嚐不是這種想法呢,總以為自己在股市的驚濤駭浪中能夠生存下來,結果是一次次被收割,偶爾獲得一些利益就忘記了自己之前的長時間虧損。

結果炒著炒著就炒了一輩子,然後仔細算下來,虧損的時間是多數而盈利的時間是少數,最後在裏麵混了一輩子,也沒有實現財務自由,純粹就是為中國股市做貢獻了。

所以趙一接到國務院的邀請也就沒怎麼放在心上,他自認為自己是無法解決中國股市上的症結,大方向上估計還是按照前世的舉措來辦,到時候他也就是過去聽聽,不準備說話。

第二天趙一按照約定的時間來到了會場,裏麵已經來了很多專家,他自己在裏麵找到了寫著自己牌子的位置坐下,位置還挺靠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