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35章 工業化的局限性(1 / 3)

本來趙一想等到現場的政府部門領導、專家和學者們都發表完意見和建議之後,他才開始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隻是資政明顯不想如他願,點名想要聽聽他的建議,畢竟作為國內頭號實業家,他的見識、資本、技術都是可以解決許多問題。

既然點了他的名,他也隻能將他之前想好的一些意見表達出來了,他站起身來,環顧了一下現場的與會人員。

說道:“我這裏倒是有一些拙見,希望在場的各位領導、專家和學者能夠斧正。

首先剛才各位說的都很好,那就是積極發展工業生產,因為工業生產領域能夠容納更多的就業人員數量,這個思路是對的。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麵著手發展我國工業的問題:

第一方麵,就是健全工業門類,這不僅可以提高我國的工業實力,在特殊情況下,也能夠讓我們的工業能夠形成閉環,不至於被外界所鉗製。

而且因為是增量工業門類,也就是說,這個過程基本上是能夠提供增量就業崗位,是解決這次會議議題的一個有效的方法。

第二個方麵,就是完善工業產業鏈,這一點各位應該明白,不僅能夠補全我國產業鏈的薄弱環節,還能夠使得產業鏈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第三個方麵,就是鼓勵工業產品創新,工業門類齊全,產業鏈完整,最終還是需要市場,而市場的打開就需要具有創新的具體產品來支撐。

所以為了保護原創者的知識產權,讓更多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能夠獲得應有的回報,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要保護好創新者的知識產權。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麼也就不要再提創新了,這個道理,相信在做的各位都明白,因為沒有利益,或者利益被盜取,那麼即使有創新的人,也懶得在這方麵花費力氣。

到時候不僅打擊了創新人才的積極性,同時也會讓市場缺乏獲利,那麼再好的工業部署都是枉然,因為他們拿不出受市場歡迎的產品出來,最後隻能是產業過剩。

產業過剩的後果,不知道在做的各位有沒有研究,聽取來好像不可思議,畢竟我國這幾十年來,都是麵臨著產業短缺,還沒有出現過產業過剩的情況。

但是這就是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麵臨的問題,我想各位也聽說過1929年的世界大蕭條,他們的誘因就是產業過程,沒有足夠的市場消化生產出來工業產品。

後果大家也聽說過,或者還可能專門研究過,產品過剩後的後果大家應該都比較清楚,我在這裏就不多贅述了。

想要解決產品過程,除了鼓勵創新之外,另一個就是擴大市場規模,隻有消費者兜裏有錢了,那麼才會消費足夠多的產品和服務。

擴大市場規模,增加內部需求,將會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始終,特別是當外貿受阻的時候,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怎麼擴大市場規模呢?

當然,努力發展外貿經濟,讓全世界的國家都來購買我們的產品,消化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當然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這幾年我們就是這麼幹的。

效果大家也是有目共睹,讓我國經濟這幾年發展的是日新月異,但是這裏麵有沒有問題呢,我覺得問題非常大,已經到了我們必須解決的地步了。

第一,就是我國經濟過度依賴出口貿易,雖然我們出口的貿易品,除了傳統的服裝紡織品貿易外,汽車和高科技產品也占據了相當重要的比重。

但是,我想說的是,這並不是一個健康的經濟發展狀態!

我們這幾年在國際貿易上持續順差,已經讓一些國家對我國有意見了,任誰也不想自己賺不到你的錢,而你卻持續賺我的錢。

人與人之間如此,國與國之間依然如此,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和工業化的加速,未來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和工業產品,會持續增加。

如此多的農產品和工業產品,僅僅靠我國目前的市場需求,是消化不完的,那麼還是隻能走出口的路子。

但是卻麵臨這我剛才說的問題,那就是其他國家不可能無限製的進口我們的產品,那樣不僅不會縮小貿易順差,還會持續增加貿易順差。

我想沒有一個國家樂意見到這種情況發生,到時候,國際關係就會產生激烈的惡化。

即使今後幾年不會出現太大的波瀾,但是一旦國際局勢出現巨大的變化,那麼我們的好日子可能就到頭了,我國將麵臨更多的貿易摩擦。”

說道這裏,趙一又看了看下場的與會人員,見各位對於他的這個觀點都是持認同態度的,因為這個推理是顯而易見的。

目前我國的國際環境還是不錯的,對於我國出口貿易是非常有利的,而且因為出口的大部分產品附加值都比較高,雖然沒有加入到相關貿易協議當中去,依然是賺的盆滿缽滿。

但是就在不久前,我國依然是簽署了新的“廣場協議”,這在前世是沒有的,這充分的說明了,我國的出口貿易,已經對世界經濟具有重大影響了。

這個時候,如果還是一味的依賴出口貿易,將來會麵臨非常大的問題,跛腳鴨總是走不穩的,不知道哪一天就會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