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44章 風起雲動(1 / 3)

趙一也知道,國家福利承兌基金這次正式接手國家福利任務,肯定是受到國內外許多勢力及媒體的關注,畢竟這種模式在全世界都沒有出現過。

雖然在之前,國家福利承兌基金表現出來信心滿滿的樣子,表示一定會提供高質量的福利服務,並且在一年的時間裏麵,確實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但是這並不表示就一定能夠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特別是關於醫療這一塊的福利,不是有錢就能夠搞定的,背後更是需要高科技化學生物醫藥的支持。

結果中國醫療公司隻是不停的在全國各地建設醫院衛生所等固定投資,他們期待中的,和國外醫藥巨頭醫藥采購的談判則是一個都沒有。

國內高層知道中國醫藥公司在這一年裏麵進行了大量的臨床試驗,研發了大量的醫藥產品,不僅填補了國內的空白,還有許多獨特的藥品和器械,遠遠超過了國外的水平。

例如眼睛失明問題,全世界都沒有特別好的辦法,但是中國醫藥公司,研發出來了基因定向誘導技術,可以根據患者的體細胞基因,培養出來特定器官。

雖然中國醫藥公司,暫時還沒有將人體所有需要的器官定向培育,不是能力不行,主要是許多器官是不用定向培育的,需求量不會非常大。

所以隻是對於無法利用現有技術進行治療的器官,才特別進行了相關定向誘導實驗,以及建立了相關的培養工廠。

這其中眼睛相關的器官就是其中之一,和眼睛相關的疾病,大部分就是眼角膜和晶狀體出了問題,而這兩個組織又比較難以利用常規醫療手段進行治療。

從成本上麵考慮,直接換掉是最省力的辦法,也是能夠一勞永逸的辦法,所以當初就將這一項納入到了醫療需求目錄裏麵。

雖然說得是這麼簡單,但是能夠做這種器官更換手術的醫生,就是中國醫療公司裏麵也沒有幾個,操作難度非常高,好在這方麵的患者數量並不多,而且也不是特別著急。

至於其他的器官培養沒有進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實驗項目太多了,而人手又太少了,不可能所有項目都展開研究,隻能是按照輕重緩急來排列優先次序。

由於中國醫藥公司不屬於國家福利承兌基金下麵的企業,所以受到的關注度並沒有其他三家企業那麼高。

而且這一年的時間裏麵,都是在秘密進行研發,沒有向外界釋放多少信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家公司的關注度就更低了。

要不是他們在全國各地新建了大量的醫藥生產基地,外界根本就不會對這家公司有任何印象。

但是新建這麼多新生產基地並不能夠說明什麼,很可能也隻是生產一些非常普通常用的醫藥產品。

畢竟按照正常人的觀念,每一款新藥從研發到獲批上市,至少也需要5到10年的時間。

所以這家公司大肆新建生產基地,雖然獲得了一些眼球,但是並不大,隻有生產基地所在地的當地媒體,進行了一些報道,都沒有上過全國性媒體。

正是因為如此,中國醫療公司隻是埋頭搞基礎建設,對於醫藥和器械的談判,沒有任何動作,於是一些媒體就提出了相關的質疑。

任何人都知道,想要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就必須要各種對症的特效藥物和醫療器械,光有醫院並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好在國內的全國性媒體,沒有進行這方麵的報道,不然國家福利承兌基金將會麵臨非常多的責難,可能這些媒體被相關部門打了招呼。

但是國外的媒體就沒有那麼多顧忌了,從國家承兌基金承包國家福利開始,就提出了諸多質疑,例如資金問題、壟斷問題等等。

雖然他們是資本主義國家,但是卻並不認為將國家福利承包給一家私人基金是一個明智的辦法,更何況,是提供完全免費的福利服務。

他們通過各種模型進行相關的測算,都覺得國家福利承兌基金將會麵臨持續的虧損,而且這個合同期限是50年。

如果國家福利承兌基金不宣布破產的話,那就是說,可能他們會麵臨持續50年的虧損,即使每年虧損幾百億元,也沒有任何一家私人機構能夠經受得住這麼持續的流血。

其中讓他們覺得虧損最大的,就是醫療福利了,因為隨著人類經濟活動越來越活躍,地球環境破壞也是越來越嚴重,人類麵臨的新增疾病種類也是呈現加速狀態。

而針對新疾病的醫藥研發速度,並沒有因為科技的快速發展,呈現加速的現象,不說裏麵需要投入巨額的研發費用問題,至少中國醫療公司將會麵臨非常多的疾病無法治療的問題。

那麼按照相關的合同協議,他們的醫療服務質量就是呈現下降狀態,如果沒有達到相關要求和標準,那就無法從國家財政福利支出裏麵獲得盈利。

這就陷入了一個死循壞,如果加大新藥的研發力度,那麼注定無法讓財政福利支出有盈餘,也就無法獲得盈利了,反之亦然。

所以國外媒體可以說是從年頭一直黑到年尾,好在這個年代,國外媒體的聲音很難傳到國內,互聯網不發達,自媒體也就無從存在,國內倒是一片平和。

這也是趙一一直不理會國外媒體呱噪的聲音的原因,當然他們這麼不遺餘力的黑中國醫療公司,並不是沒有目的。

首先就是希望中國醫療公司能夠盡快和自己國家的醫藥巨頭展開相關醫藥和器械方麵的談判,這樣就可以為他們國內的醫藥巨頭帶來大量的利益。

想想看,中國有十多億人口,而且是全民免費醫療,是個人都知道裏麵有多大的利益,不說那些價格高昂的特效藥和新藥了。

就是已經買了N年的藥品,雖然利潤率低了點,但是架不住量大呀,如果真的和中國醫療公司達成了相關的采購協議,他們一瞬間就打開了一個龐大的醫藥市場。

說實話,但凡有點野心的國際醫藥巨頭,都會對此非常上心,隻是他們以為憑借自己的技術優勢,隻要坐等中國醫療公司親自上門就可以了。

可是左等右等,就是沒有等來中國醫療公司上門采購的動作,於是就有點急了,開始讓他們的媒體特意黑中國醫療公司了。

這是利益使然,趙一其實早就知道,但是並沒有因此生氣,說實話,如果是他自己處於他們的位置,他也有可能這麼幹。

隻是這些醫藥巨頭不知道的是,他們的好日子估計也沒有幾年時間了,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趙一更是不在意他們這些背後的小動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