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61章 擔保銀行體係(1 / 3)

民生銀行是第一次加入到趙一的年會會議當中,之前由於是開大年會,他旗下的許多企業都會參加,而民生銀行因為不是他全資控股,也就失去了參加的資格。

因為在會議上麵,旗下的企業不僅會向趙一彙報企業的運營情況和收入情況,同時也會就下一年的經營計劃進行探討,這些都屬於商業機密。

雖然民生銀行趙一占據著大部分股份,但是畢竟是股份製公司,和自己隔著一層關係,算不上親生兒子,當然就要區別對待了。

這次網絡會議,就沒有那種顧慮了,因為是一對一的會談,不存在信息泄密的可能性,同時也能夠在年底了解民生銀行的經營狀況。

最會議上,宋毅就民生銀行在上一年裏麵的經營情況作了詳細的彙報,由於趙一不怎麼關注民生銀行,所以宋毅對這次彙報工作,進行的非常詳細。

民生銀行在1985裏麵,在全國共建設了3000個營業網點,算是完成了總計劃的30%,共有員工數量達到2萬人。

按照民生銀行的規模,這2萬員工的數量已經是非常少了,除了在分行會配置比較完整的運營團隊外,許多營業網點使用的人數是非常少的。

在這3000個營業網點裏麵,無人營業網點就達到了1000多個,其他的營業網點人數,也是幾個人而已,主要是辦理自動化機器無法辦理的業務。

剩下的,能夠使用機器完成就使用機器完成,這裏就可以看得出來,趙一對待生產型企業和金融企業就存在著截然不同的態度了。

對於生產型企業,趙一希望能夠盡量多的提供工作崗位,即使有全自動生產線,都沒有選擇使用,而是優先使用半自動生產線,以增加員工數量和減少員工工作強度。

但是金融企業就不一樣了,因為金融企業說到底就是搗鼓錢的,並不實際參與生產過程,無法直接產生經濟產值,人員太多並不是一件好事。

趙一對民生銀行的要求,就是需要金融精英,而不是那麼多碌碌無為的普通員工,小而精是趙一給民生銀行的定位。

因為民生銀行被賦予了促進國內民營經濟的發展,相對於國有銀行給國有企業的貸款來說,風險性就要高得多。

那麼對於民生銀行來說,降低經營成本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為如果不從降低經營成本開始的話,那麼未來民生銀行發生高違約的情況下,銀行經營遲早會陷入困境。

不過目前對於民生銀行來說,暫時沒有這種問題,因為他們目前的貸款對象都是國企,而國企貸款的過程中,一般都會有當地政府提供擔保。

有了政府擔保,那麼出現收不回貸款的情況就會減少許多,除非當地政府也破產了,這在國內基本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不過在會議上麵,趙一要求民生銀行開始對民營經營實體提供貸款業務,因為國企改革已經進行了一年多了,重要國企的改革工作已經基本上結束了。

雖然還有許多中小型國企依然沒有完成改革,但是已經無法影響國企改革的大局,民生銀行也可以從中抽身出來,經營自己的老本行了。

這不是趙一一定要跟自己過不去,一定要給民營經營實體提供融資服務,而是在實現趙一的目標當中,這是不得不認真對待的一環。

前世國內的民營經營實體,由於獲取融資的難度非常高,而且融資成本也是非常高,但是在實體經營過程中,擴大生產規模是一件非常常見的經營操作。

那麼怎麼辦,不能夠依靠外來資本擴大經營規模,隻能是讓自己產生足夠的資本,來擴大經營規模了。

自身資本的擴大又談何容易,規模小、技術含量低是這些企業的常見情況,資本擴大隻能是通過剝削勞動剩餘價值來實現的。

也就是說,為了積累產業擴張的資本,民營經營實體不得不依靠剝削勞動力的價值來實現,壓低員工薪資、延長員工工作時間、減少員工應得的福利待遇。

凡此種種,其實也是被逼無奈,因為這是不能依靠外來資本情況下,必須要進行的一步操作,不然根本就無法擴大經營規模,實現良性循環。

前世,國家對於民營經營實體的這種操作也是默認的,因為不默認又能怎樣,不然的話,民營經營實體就會永遠無法擴大經營規模,形成更強的競爭力。

而前世的國企,特別是大型國企,由於貸款難度非常低,已經不需要依靠剝削勞動剩餘價值來實現產業擴張,而是可以充分調動資本的力量,來實現這目標。

這就造成了許多國企的員工待遇要比民營企業的員工待遇好得多,他們的員工之間,仿佛不屬於一個世界一樣,有點二次元化了。

但是這種情況,對於趙一的大計劃是不利的,擴大國內市場需求,是趙一之前默默布局的根本目標,也是維持自己在後國際局勢動蕩的利益根本所在。

隻要國內百姓手裏有錢,幫助他們解決根本的後顧之憂,那麼他們沒有道理不進行更多的消費,內需市場也就自然而然的擴大了。

而作為國內最大的資本家,旗下的企業不管是技術水平還是經營體量,他都可以在裏麵喝到頭一口湯,占據最大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即使國際局勢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就國內擴大的需求,也能夠輕鬆保證他旗下的企業能夠實現自我發展,依然具備強大的經營能力。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企業的絕大部分營收都來自海外市場,一旦海外市場受損嚴重,不說一夜回到解放前,至少現在的企業規模是無法保證的了。

到時候要麼就要裁員,要麼就虧損經營,不管是哪種,對於企業經營都是非常不利的,到時候就會免不了一場混亂。

當然,如果趙一沒有大理想,也可以不用在意這些,畢竟他手裏的錢,已經足夠他揮霍了,他個人是完全不用為錢發愁。

但是他重生的意義就不複存在了,所以還是在國內繼續掙紮,那樣的日子,肯定比起現在來說,就顯得狼狽很多了。

隻有國內經濟體量足夠大,那麼趙一這樣龐大的資本才能夠在裏麵如魚得水,而國內經濟單純的依靠國企,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