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80章 太空項目商業化(求訂閱!)(1 / 3)

這次見麵會之後,劉星又帶著考察隊伍參觀了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的無人宇宙飛船的製造工廠,大致向他們講解了其中的製造流程。

其實這些流程並沒有什麼特殊的,隻要稍微有點行業背景的人都知道,但是這麼多人,也隻能是講這些東西了,真正的核心技術肯定不會輕易示人的。

雖然是前往火箭製造廠考察,但是裏麵的核心技術還真沒有多少,最重要的火箭發動機,是由星空動力公司提供,未來空間技術公司主要的工作就是組裝。

說起來雖然有點喪氣,但事實就是如此,除了發動機外,火箭箭體由基石材料公司提供,由於采用的是新型複合材料,需要製造的時候一體成型。

由於火箭非常龐大,為了配合未來空間技術公司,基石材料公司在未來空間技術公司附近特意建造了一座箭體生產工廠。

好在這些年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的發射非常頻繁,不然的話,就為了配合未來空間技術公司專門建造一座工廠,都有點劃不來,雖然不至於虧本,但是也賺不到什麼錢。

就連火箭的控製係統,其實也是和繁星軟件公司聯合開發的,未來空間技術公司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就是發射相關的真實數據。

雖然看上去沒有什麼,其實火箭發射最重要的就是這些數據,光是有滿足要求的硬件,也不一定能夠將火箭準確無誤的送入到預訂軌道。

雖然即將要發射的火箭已經運往了文昌發射中心,不過目前火箭組裝工廠裏麵,還有三枚火箭正在組裝,顯然後續他們還有非常多的發射任務。

部長問道:“劉總裁,這些火箭是為什麼發射任務準備的,方便的話就說說,不方便的話就算了。”

“這沒有什麼不方便的,反正不久後這些消息也會公布於眾,這三枚火箭,一枚是為這次發射任務預留的火箭,是以防萬一的。

一枚是為了發射天問大學太空望遠鏡準備的,雖然預訂的發射日期在一個月之後,但是我們必須先將準備工作做好。

最後一枚是為一次商業發射任務準備的,這些都是近期需要的火箭。

其實我們現在的發射任務非常頻繁,基本上十天半個月就有一次發射任務,最長的間隔也隻有一個月左右,大部分都是商業發射任務。”

劉星這話倒是不假,現在未來空間技術公司一年的發射量最低也有30多起,其中商業發射任務大約在20次左右。

雖然這個年代發射衛星屬於稀罕物,一般的企業是很少使用到衛星服務的,而國家發射的衛星有基本上以軍事衛星為主,也不可能交給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發射。

但是這兩年情況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主要是未來空間技術公司大大的拓寬了衛星的使用範圍。

像氣象衛星、通信衛星、遙感衛星、資源勘探衛星、科學實驗衛星、導航定位衛星、災害預警衛星等等,這些類型的衛星未來空間技術公司都有涉獵。

可以說,世界上目前隻有未來空間技術公司有用全套的衛星研發技術,隻要客戶有需求,他們就能夠有針對性的開展研究,最多一年以內,就可以拿出成品出來。

未來空間技術公司能夠在短短幾年裏麵,就將自己的衛星業務發展的這麼大,除了趙一當初留給他們的許多技術資料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以及他們自身的努力外。

更重要的是,未來空間技術公司擁有一大幫具有獨特技術優勢的兄弟企業,這些兄弟企業為他們提供了非常全麵的配套服務。

其中天行半導體公司和精密儀器公司是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的重要合作夥伴,外界無法製造的衛星模塊,交給天工精密儀器公司,總是能夠如期搞定。

而且外界無法找到的航天材料,基石材料公司也總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裏麵,提供給未來空間技術公司。

正是由於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讓未來空間技術公司能夠製造以前無法想象的衛星類型出來,而且技術水平也是遙遙領先。

除了未來空間技術公司衛星技術全球領先之外,還有就是火箭發射成本也非常低,因為他們早早的就實現了火箭回收利用,成本優勢讓他們在國際火箭發射市場競爭力非常明顯。

第一年還是一支火箭隻能發射一次,無法回收利用,這樣的話,每次發射需要上億元的費用,價格是非常昂貴。

第二年未來空間技術公司就實現了一級火箭回收利用,這讓發射成本瞬間降低了三分之一,發射價格也降低到9000萬左右。

現在他們已經實現了二級火箭回收利用,成本進一步下降,發射價格降低到了8000萬元左右。

而且由於兄弟公司提供的材料和發動機非常過硬,這些部件如果不出現重大意外的話,可以重複使用6次左右。

雖然這種可回收火箭製造的成本比起不可回收火箭要高很多,但是如果按照發射次數平坦下來,單次發射成本隻有一次性火箭的20%左右。

按照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給外界的報價,隻是比其他商業發射價格降低了80%左右,也就是說,通過火箭回收技術,火箭發射的利潤憑空就多出了好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