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70章 電池新思路(1 / 3)

這種儲能方式說起來簡單,但是想要實現起來難度其實非常的大,電子勢能從低勢能躍遷到高勢能位置,吸收能量,反之就釋放能量。

但是想要將電能充進去,是行不通的,因為單純的電流是不能夠改變分子結構當中電子的勢能,這就需要將電能轉成其他可以影響電子勢能的能量。

而基石材料公司選擇的中間步驟就是電磁能,將電能轉換成為電磁能,然後在通過電磁能影響這種物質的電子勢能,達到充電的目的。

雖然方法很好,效果也比較顯著,但是電能轉換成為電磁能的過程中,其實是有電能損耗的,而且將電磁能轉化為電子勢能的過程中,同樣是有能量損耗的。

而且這種頻繁轉換能量方式的過程中,一般會伴隨大量的熱量產生,這就進一步限製了他們的運用領域,至少手機等電子產品使用效果不是很好。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種電池能量密度不錯,安全性也比較高,但是能量損耗較大,除非是特殊領域,不然用途並不大。

趙一之所以沒有阻止他們繼續研究,主要是因為按照這個思路優化下去,可以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隻需要將能量損耗降下來,還是具有價值的。

科學研究就是如此,任何想法剛出來的時候都不會很完美,隻需要持續進行下去,解決研究當中遇到的缺陷,擴大研究成果的優勢方麵,未來說不定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

不過基石材料公司那邊的異想天開,給了趙一一個很好的思路,那就是為什麼不直接利用特殊分子結構來直接束縛正極傳過來的電子呢。

這樣的話,就不需要頻繁的進行能量轉換,減少了電能的損耗,減少了熱能的產生,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

這還不同於普通的固態電解質,電解質說到底還是在電壓差之下,分子轉變為正負離子,在異性相吸的作用下,向正負電極遷移,附著在正負電極材料上麵。

它是獨立而存在的,在沒有正負極的情況下,就可以將電子束縛在特殊結構的囚籠裏麵,隻有在外部條件激發下,將電子有序的釋放出來,也就是釋放電能的過程。

如果硬要和化學電池做對比的話,可以將這種特殊結構的物質當做電解質,但是裏麵的電子狀態和普通的化學電池的狀態是不一樣的。

電解質雖然正負電荷分別遷移到正負極兩端,但是整個體係當中正負電荷是平衡的,而這種特殊結構電池整體上是一個負等離子體,這個是兩者根本的不同。

如果是普通的等離子體,隻需要外部有導體,就會馬上進行電子轉移,向外釋放電能,而這種特殊囚籠結構的物質,電子不是那麼容易遷移的,必須要有特定條件激發才行。

不然的話就算是儲存了巨大的能量,在運輸、使用的工程中,具有巨大的障礙,特別是不容易控製放電的大小。

想法是非常的好,但是做起來確實非常的難,因為電子屬於原子結構層麵的粒子,和分子結構不是一個量級的東西,分子本身就是由各種原子組成的。

也就是說是很難製造出來能夠束縛電子的囚籠,因為電子一般都是繞著原子核旋轉的,基本上是見不到電子脫離原子核而穩定存在。

最典型的就是宇宙射線,裏麵就有許多獨立的電子,但是這種獨立電子很容易和其他物質結合,結束他們單身的生活。

趙一能夠想到的辦法,就是製造分子結構層麵的微磁場,利用分子結構的特殊微磁場來束縛電子,使得遊離電子始終處於這種特殊磁場當中,穩定的存在。

不過他沒有將這個想法告訴基石材料公司,因為他之前也沒有這方麵相關的資料,必須自己先研究明白了才行,不能因為一個想法就給下麵布置任務。

因為之前他布置的任務都是具有實現可能性的,如果他沒有經過驗證,就布置下去,萬一實現不了,不是白白耽擱時間嗎。

如果是他們自己想出來的,可能會覺得此路走不通,無法實現也就放棄了,如果是趙一布置的,那麼他們隻會認為是自己的問題,而不會想到是路走不通。

掛斷電話之後,趙一就趕緊進入自己的書房,讓意識進入到宙靈空間,將這個想法告訴給宙靈,讓她看看這個想法能不能實現。

宙靈詳細的聽完趙一的講述,然後閉目思考了一陣子,肯定了趙一的想法,這種思路是可行的,能夠利用特殊的分子結構,製造微觀層麵的內磁場漩渦。

然後從外麵捕獲電子,納入到這個內磁場漩渦當中,而且還不是納入一個兩個電子,而是根據內磁場強弱決定納入的電子數量。

由此就可以看得出來,這種結構的電池,理論上的儲能級別是非常的高,幾乎是無上限的。

就在趙一高興不已的時候,宙靈就已經為趙一這個想法生成了無數種分子結構以及技術資料,這些分子結構和技術資料都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不過裏麵的實現技術有低有高,實現的儲能密度也是有低有高,趙一根據技術難易程度和儲能密度排序,然後開始從上到下看了起來。

趙一一連看了上百份資料,最後選擇了幾種技術實現難度不算太高,而儲能密度也比較可觀的技術資料。

如果是實驗室生產倒是不用太考慮成本的問題,但是想要大規模批量生產,就必須使用現有的技術來實現,同時材料還必須廉價才行。

而且還需要物質結構比較穩定,充放電次數足夠高,這兩者都會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如果壽命太低,就變相的提高了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