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86章 分析解決問題(1 / 3)

這個時候,又有一位領導出來說道:“雖然華夏軍事工業公司的各項軍事裝備確實有其可取性,對提高我國的軍事裝備水平具有積極的意義。

但是我覺得這樣貿然提前公布在世人麵前,雖然可以給對岸一定的壓力,但是帶給我們的壓力可能會更大。

主要有兩點理由:一是雖然新裝備具有先進性,但是想要形成戰力,還需要較長時間的磨合,在這之前,其實威懾作用不見得有我們預想的那麼大。

二是我們的發展中心還是在經濟上,每年國防開支非常的有限,也就造成了我們每年能夠采購入列的新裝備並不會特別的多。

在這兩個方麵的限製之下,就算是華夏軍事工業公司的軍事裝備領先國際,隻要明眼人就可以看得出來,當前短時間內是無法形成威懾力。

更重要的是,我擔心一旦讓老牌大國感受到我們的威脅後,打破當前的世界格局,調轉槍頭對付我們。

這個時候,我們的軍事威懾力既沒有形成絕對的實力,又在經濟上麵麵臨國際封鎖,最後會導致我們滿盤皆輸。

未慮勝先慮敗,我們不僅需要樂觀的估計問題,更要看到最壞的結果,如果沒有充分的考慮,會嚴重的影響國家戰略方針。”

這位領導的發言可謂是振聾發聵,切實說到了要害之處,如果真的在這個空檔期內出現意外,後果將不可收拾。

有領先世界的軍事裝備固然可喜,但是在沒有大規模裝備入列,並且沒有完全掌握新裝備帶來的新戰法之前,確實不宜盲目樂觀。

趙一聽了之後,對這個表述也是認同的,不過他其實對這些東西都有著較為完善的處理方法。

針對第一個問題,需要解決兩個方麵的事情,第一個方麵:就是能夠實現先進軍事裝備的快速生產,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大規模供應給軍方使用。

由於軍事裝備的特殊性,特別是先進軍事裝備,有很多環節還是采用人工製造方案,裝備的生產速度,嚴重受到高級技術工人的數量限製。

這就是為什麼越先進的裝備,生產的速度越慢,因為精度達到一定的程度,隻有人工才能夠突破極限,達到機器不能夠達到的精度。

不過這些都是其他的軍工企業麵臨的問題,在華夏軍事工業公司組建生產線之前,天工精密儀器公司就已經針對軍事裝備大規模工業化展開了專門的研究。

別看天工精密儀器公司頂級設備和加工中心是留給兄弟公司使用,次一等才會出售給國內企業使用,再次一等則是用於出口貿易。

其實在自用的等級之上,還有頂級軍工用途的更高加工精度的加工生產設備,這一檔次的就是為華夏軍事工業公司準備的。

別看這種等級的加工設備之前沒有提過,那是因為這個檔次的難度是最高的,早在華夏軍事工業公司成立之前,天工精密儀器公司就已經展開了相關的研究工作。

按照趙一的思路,先進軍事裝備雖然威懾力夠強,但是也要確保能夠隨時擴充產量,就像世界大戰一樣,采用下餃子的方式來快速生產。

不然的話,真到了戰爭時期,就算是裝備再先進,以一敵百,因為產量不足,也會被慢慢的拖垮。

所以在他有意進軍軍事工業的時候,就讓天工精密儀器公司對軍工級別的加工中心設備進行研究工作,並且提供了一套更先進的技術理論支持。

在這種情況下,軍事裝備產量不足的問題,其實是很好解決的,隻要大規模鋪開生產線,生產速度提升是非常快的。

第二個方麵:就是快速形成戰力,也就是裝備到部隊後,還需要讓士兵盡快的掌握新裝備的使用,發揮出來新裝備的潛力。

其實華夏軍事工業公司在這方麵已經做了很多的努力,第一個就是模擬操作係統,可以讓士兵大規模在地麵進行基本操作訓練,熟練掌握設備的各個功能。

第二個就是全息頭盔,雖然目前的全息頭盔沒有使用腦電波控製技術,但是相對於傳統的駕駛方式,還是有了很大的改進,能夠方便駕駛員更快的發揮裝備優勢和潛力。

現在他已經將單兵個人裝備,包括單兵戰衣和智能眼鏡,都交給了華夏軍事工業公司,依托智能眼鏡當中的腦波控製技術,重新打造新的全息頭盔。

新的全息頭盔的使用,會進一步降低駕駛員的操作要求,同時也能夠更快的發揮出來新裝備的優勢和潛力,更快的形成戰鬥力。

至於海軍裝備生產方麵,最重要的是要擁有足夠多的船塢,這是大規模製造新戰艦的前提條件。

自從海燕船舶公司成立以來,就沒有一刻停止過新船塢的建設工作,就算是暫時用不上,也先建設好放在那裏。

一是對自己的商船製造技術非常的自信,確信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占領全球商船製造市場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所以提前建設大量的船塢就不顯得奇怪了,現在暫時用不上,未來總有一天會用上,再加上不差錢的關係,這種行為也就可以理解了。

二是為將來成立的軍事工業企業所準備的,之前沒有成立專業的軍事工業企業,這個任務就隻能是落到了海燕船舶公司頭上,甚至技術人員培訓也是他們負責的。

後來華夏軍事工業公司成立後,從海燕船舶公司手上接手了一批船塢用來製造軍艦所用,而之後的時間裏麵,兩家公司開始各自建設自己需要的船塢及相關的配套設備。

也就是說,現在華夏軍事工業公司其實已經具備了非常強的軍艦製造基礎,能夠在短期內,製造較大數量的軍艦。

這不僅是船塢的數量足夠,還有很多新生產方式,和先進的加工中心綜合的結果,造軍艦就會是像搭積木一樣,速度是非常的快。

隻是這樣的事實是無法在這樣的會議上麵當麵說出來,必須要在專業的軍方會議上麵才可以討論,畢竟保密原則還是要遵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