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86章 物聯網時代臨近(1 / 3)

樞機械公司這兩年時間是過的最滋潤的企業之一了,由於國內這兩年開啟了超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對於工程機械的需求量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

作為全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機械研發生產企業,樞機械公司自然是分到了最肥美的一塊蛋糕,在國內工程機械市場占有率達到了90%左右。

由於短時間內國內需求量暴增,導致他們這兩年除了研發投入之外,就是擴產,企業規模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現在樞機械公司員工總人數突破了100萬大關,研發人員規模就達到了萬人,成為世界最大的工程機械研發和生產企業。

由於之前我國在這方麵的實力非常的薄弱,導致樞機械公司從建立的那起,就注定要從低到高進行全覆蓋,從而企業產品線種類非常的龐大,員工人數自然也就非常的龐大。

本來他們還想要在海外市場有所作為,甚至將海外市場當做自己利潤的重要補充,結果就是滿足國內的市場需求,就已經讓他們花費了全部的精力。

本來預計去年的年銷售總額能夠達到5000億元,事實證明,單是他們的工程機械設備業務在過去的一年裏麵就突破了7000億元。

加上由於現代化農業建設所需要的農業機械設備,以及工業領域需求的配套工業機械設備,讓樞機械公司的年營業額突破一萬億元大關。

目前樞機械公司除了總部所在地沈陽之外,還有早就開始建設的長沙南方分部,以及去年底今年初在山東濟南建設分部。

他們的各種機械生產工廠都是分布在這三個省份,為了平衡省內經濟的發展,倒不是一味的就在這三個城市進行布局,也有許多配套產業分布在這些城市的周邊城市。

實話,趙一對於樞機械公司這兩年的急速膨脹都有點佩服,當年這家企業的年營業額也才不過幾百億元,而且還是他旗下的企業提供了絕大部分市場需求。

能夠在兩三年時間裏麵,將一家營業額不到一千億元的企業,突然擴大到一萬億元的規模,並且還沒有出現嚴重的問題,管理上麵依然井然有序,這就是譚德林能力的體現。

之前每次開年會,看著其他企業要麼是營業突破萬億元大關,要麼就是利潤率高的嚇人,而作為重工行業裏麵的老大,卻是各方麵表現平平。

這甚至讓老重工出身的譚德林都懷疑,時代是不是變了,重工業幹不過輕工業也就算了,畢竟人家市場需求確實非常的龐大,但是還幹不過之前沒怎麼在意過的軟件行業。

像華龍服飾公司早早的就突破了萬億元產值,世界份額占有率更是高的嚇人,在服飾領域擁有絕對的主導權,他雖然羨慕,但至少也是屬於工業領域。

而以繁星軟件公司為代表的國內軟件行業的崛起,確實有點打擊他的自信心,誰能夠知道,隻需要程序員坐在辦公室裏麵,吹著空調,喝著咖啡茶水,就能夠輕輕鬆鬆創造超額的營業收入。

雖然每次聚會不會發泄這種個人情緒,但是內心的想法隻有他自己知道,要知道重工領域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也是國內工業實力的直接體現。

作為國內龍頭企業,竟然幹不過新行業,而且還是之前讓人毫不在意的行業,細想之下,確實有點打擊人,甚至讓人懷疑重工行業是不是日落西山,成為夕陽產業了。

當初趙一留下譚德林,倒不是他有多麼的高瞻遠矚,而是看中了他的執行力,因為當時他最缺的就是執行能力強的手下,至於企業戰略布局、技術創新,他自己就能夠搞定。

所以當時剛剛從國企出來的譚德林,要沒有想法是不可能的,但是要能力有多麼的出色,也不見得,看不清一些形勢也是可以理解的。

正常人看到當時國內的基礎建設水平,還是能夠判斷的出來,未來在重工機械領域,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畢竟想要進行基礎建設,就必然需要重工機械。

但是至於期望的場景什麼時候到來,不僅是譚德林無法預料,就是國內絕大部分人也不能夠準確的做出預測,因為掌控國內經濟全局的要麼是中央,要麼就是趙一了。

要不是趙一在前兩年開啟了超大規模城市化建設,以及政府進行的基礎設施建設,重工機械行業的發展絕對沒有如此的快。

不過當時樞機械公司雖然在趙一旗下體量算不上多大,但是和國內同行相比,甚至和國際同行相比,都不算是個頭,已經是巨頭之一了。

按照趙一的吩咐,不管市場規模如何,但是研發都是擺在第一位的,而且在產品研發上麵還必須要具備前瞻性,能夠考慮到未來可能需要的領域,為此提前開展探索研發工作。

這麼多年來,樞機械公司雖然營業額也不算少,至少也是幾百億元級別,但是上繳的利潤其實算不上很多,大部分都投入到了研發當中。

一是那時候的體量在趙一旗下企業體係裏麵並不出色,幾百億元的收入,還沒有達到大規模上繳利潤的標準,起來有點傷人,事實上確實如此。

二是趙一明白未來我國重工機械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想要把握住千載難逢的機會,就必須要提前做足準備,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和企業。

所以樞機械公司這些年來的收入,主要還是投入到生產基地的建設和研發投入上麵,同時也加強企業內部員工的培訓和學習,提高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

這些準備工作,為這兩年的高速擴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讓他們的產業規模擴大將近10倍左右,依然保持平穩,並沒有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

因為他們心裏有底氣,在產品線上,他們已經做足了準備,隻需要按部就班,加大生產基地的建設,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為全國供應各種機械設備。

按照趙一的要求,機械設備不僅要有,而且還要好用,能夠確確實實減少使用者的勞動量,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並且要降低對使用者的要求。

圍繞著這個目標,以及設想當中應用場景,樞機械公司研發出來的產品種類多達幾千種,涉及到能夠想到的幾乎所有環節所需要的機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