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08章 高校分化(1 / 3)

大年初四,趙一就離開了周家,獨自一人踏上了歸程,而周瑾瑜待到元宵節過後才會回去,這就是做老師的好處,假期比較多。

在回京的路上,需要先去兩所大學去看看情況,可能需要花費兩左右的時間,然後直接坐自己的專機回京,中途不再逗留。

問信息技術大學開始籌建是在1986年下半年,然而在1987年暑假就開始招生,其中花費的時間不到一年,建設速度是非常的快。

問信息技術大學相比起問大學來,算是比較,但是相比起國內其他大學來,不管是占地麵積還是招生規模都不算。

作為九江第一所大學,全國第一所專注於信息科學研究的大學,市政府自然是給予了最大力度的支持,學校所有手續市政府都是全程陪同辦理的。

雖然以趙一的關係,辦學手續上麵一般不會有人為難,但是市政府這個態度,確實讓問信息技術大學全體上下非常的感動。

之前如果想要養一所大學是非常不容易的,經濟比較差的省份,多一所大學其實就多了很大的負擔,除非由中央政府出錢建立。

就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撤出京城之後,先後問了湖北、河南和江西,那時候湖北經濟雖然還行,但是養的高校不少。

而河南和江西,純粹是經濟不行,養一所大學負擔太重,就算是願意接受的安徽省,落戶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

這幾年大部分省市的經濟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對於大學的態度和之前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地區其實對於大學在當地辦學持非常歡迎的態度。

但是之前經濟就不錯的地方,大學自然就多,而這些地方往往現在的條件也不差,甚至更好,所以想要讓其他學校遷移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些年由於趙一特殊的照顧,江西經濟可謂是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從之前以農業為主的省份,晉升為工業經濟強省。

南昌布置了領先世界的龐大軍事工業產業群,九江則是擁有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產業中心,雖然用工人數和工業無法相比,但是創造的稅收卻是比工業企業還來得猛。

其他的地市則是根據自身特色選擇發展哪種產業,例如景德鎮則是以發展陶瓷材料和陶瓷製品為主,樟樹則是以發展中草藥種植和研究為主。

剩下的地市則是和周邊省市的產業聯合,形成區域產業發展態勢,雖然不如這些有著完整產業鏈的地市,但是經濟發展總體還是非常的不錯。

所以手頭上寬裕了,發現人才和科研將會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辦學熱潮自然也就興起了。

但是想要辦一所高質量的大學哪有那麼容易,政府手裏的資源雖然不少,但是也隻能是將之前零散的規模較的學院或者是專職學校合並,整合成規模更大的大學或者是學院。

像前麵過的九江學院,就是這麼來的,將九江市內的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師範專科學校、醫學專科學校以及九江教育學院合並的。

前世合並還要等到00年,這次九江市政府還是有魄力的,在去年開始就已經啟動了合並程序,預計今年就能夠合並完成。

而合並隻是第一步,想要發展的好,還得每年往裏麵投入不少的資金,雖然裏麵大部分資金是由中國教育公司出的,但是市政府也會拿出不少資金給予支持。

中國教育公司出資的方式是按照他們的招生數量規模以及學校承載能力綜合評估的,按照學生人頭數量來給予資金支持。

而按照九江學院的招生規模,想要在短時間內發展壯大,單純的依靠中國教育公司的資金支持,是遠遠不夠的,最多就是多建設一些教學樓等硬件設施而已。

但是一所高等院校,最重要的還是裏麵的軟實力,而軟實力裏麵,則是學院裏麵的師資力量以及科學研究氛圍等。

而這些才是一所高等院校裏麵最花錢的,也是最不容易讓人看得見的東西,特別是在我國,具備高端科研能力的師資力量的高校,其實存在著嚴重的不足。

一方麵是我國的整體人才規模不足,另一方麵則是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導致企業吸納科研人才的能力越來越強,特別是他旗下的企業,科研人才規模非常的龐大。

而這龐大的科研人才隊伍裏麵,一部分是他們自己培養的人才,為了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企業每年都會投入很大的精力用於人才自我培養方麵的工作。

另一部分則是從高等院校裏麵拉人頭,雖然不算主流,但是總數量也是不少,這對於本來就師資力量不足的國內高等教育領域更是雪上加霜。

好在他旗下的企業也明白這個道理,拉來的人員越多,對於國內人才的培養就越乏力,最終損害的,還是他們自己的利益,所以規模算不上很大。

像這種合並的高等院校,想要短時間內做出成績,必然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去其他學校拉人頭,這是不可避免的。

其實不僅僅隻是九江市政府這麼幹,江西省政府也在積極的做這件事情,就是將省內原本比較分散的實力較弱的院校進行合並,成立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