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12章 正中下懷(1 / 3)

香港保護傘控股公司經過這次救市,讓香港的股市徹底穩定了下來,隨著之前做空的資本需要回購股票還回去,導致股市後期出現較大的漲幅。

隻是想要從股市回購股票,在現在的香港股市難如登,隻要是炒股的人都明白,做空機構想要還回去股票,就必須要從股市回購,不然他們就要違約。

所以大部分人都將股票捂在手裏,不管股市上麵的股價漲幅如何,就是不賣,導致股市是有價無市,根本就沒有多少成交量。

這可急壞了之前的那些做空機構,眼看著整個香港股市價格不斷的上揚,雖然目前的漲幅直到了暴跌前的65%左右,但是趨勢卻是非常的明朗。

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話,股市很可能會直接衝到股災前的水平,如果這個時候手裏有股票的人還要捂盤的話,那就真的隻能等死了。

問題是,他們經過分析發現,就算是將市場上麵的中投資者的股票都收購過來,也有可能還不完之前借來的股票數量,還是麵臨違約的風險。

其實香港保護傘控股公司早就知道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就等著這些做空機構跳腳,並且和現在的大投資機構達成了默契,就是不放出手裏的股票。

香港保護傘控股公司雖然之前在香港的金融領域影響力較,畢竟他們旗下很少有上市企業,同時也沒有正兒八經的證券投資業務。

所以大家那時候對於香港保護傘控股公司的看法還停留在實體產業上麵,對於他們的金融能力還是不怎麼放在心上。

這也是為什麼國際做空機構針對香港股市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將香港保護傘控股公司放在眼裏,也沒有考慮過這個最大的變數。

但是現在經過香港保護傘控股公司這麼一番操作,讓國際遊資充分的體會到了做空一個股市的風險甚至比大股市還要來的高。

因為不僅你能夠憑借資本優勢操作股市,其他勢力強勁的機構也可以通過雄厚的資本來操縱股市,這個是對等的。

相比起做多來,做空的風險要高得多,因為做多的話,至少虧損還有一個花板在,股票價值不可能降低到0元以下。

但是做空的話,那就不一樣了,股票價格理論上是可以無限高的,那就意味著做空機構的虧損規模也是無限大,這就是兩者根本的不同。

所以在股市上麵做多要遠遠比做空要安全得多,像現在這樣,流通股票基本上集中在幾家大型機構手裏,做空機構根本就無法從股市上麵回購足夠的股票。

而那些上市企業,現在股價正在低位徘徊,也是不可能將自己的股票拿到市場上麵流通,畢竟這對於提高自己企業的股價沒有任何幫助。

更重要的是,這些企業通過這件事情已經非常的明白,誰才是香港的經濟之王,別為了自己的一點蠅頭利,就讓香港保護傘控股公司對其產生誤會。

所以不管是中投資者,還是幾方救市機構和上市企業,都沒有任何動作,就那麼的靜靜等待,等待著之前的那些做空機構為了回購股票,不得不拉升股票價格。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持續回購,做空機構回購的股票遠遠夠不上他們借來的股票,導致他們的麵臨巨大的壓力。

而這個時候的,香港股價已經慢慢的回到了900點,和股災的時候沒有太大的差距,按照趨勢,衝破4000點關口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前世香港股市想要回到900點的位置,還需要到1990年之後才行,中間經曆的時間大約年,可是相當不短的時間了,而現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回到了原位。

到了這個地步,不管做空機構借入的股票價位是多少,基本上全部處於虧損狀態,隻是虧損多少的問題。

但是對於很早借入的機構來,目前虧損的並不多,所以現在市場上麵,幾方擁有大量股票的機構,根本還沒有向市場釋放股票的意思。

沉默就是最好的表態,其他中機構當然更不會放出手裏的股票,至於上市企業隻能是靜靜的看著多空雙方大戰的最終結果就可以,盡量不要有其他想法,也不能有。

這個時候,除了藍籌股外,其他的股票漲幅基本上到頂了,但是藍籌股作為香港股市的定海神針,依然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更重要的是,當初為了打壓香港股市,做空藍籌股是效果最好的,所以做空機構借入的大部分股票就是這些藍籌股。

而作為救市機構,手裏的藍籌股是最多的,做空機構想要順利的平倉,就必須要從這些機構手裏購買藍籌股票,不然的話,根本就無法通過股市回購。

像其他的股票,等到股市突破了4000點的時候,已經逐漸有些中投資者開始賣出,雖然交易量依然不算很大,但是這個跡象已經很明顯了。

到這個時候,香港保護傘控股公司還是沒有向外放出任何股票,不管是藍籌股還是普通股票,都是如此,反正就拿在手裏了,也不在乎這麼點錢。

按照前世的經驗,香港股市從此之後是一路攀升,隻是在97年的時候,出現了一些波折,但是到1999年,恒生指數還是判斷恒到了16600多點,是現在的4倍多。

雖然現在很多內地的企業很可能不會選擇上市,導致香港股市可能不如前世來的那麼凶猛,但是上漲空間依然很大,拿在手裏也是一項不錯的投資。

更重要的是,香港保護傘控股公司本來就有收購一些藍籌股企業的計劃,之前隻是在規模的吸籌,並沒有大張旗鼓,避免引發市場情緒,同時也是避免打草驚蛇。

這次的股災可以是幫了香港保護傘控股公司的大忙,趁著這個機會,自己竟然就莫名其妙的完成了這項任務,實在是有點意外。

從這角度來看,香港保護傘控股公司更是不可能出售手裏的藍籌股,而其他投資者則是看香港保護傘控股公司的動向,發現沒有動向,自然他們也不會有操作。

這可就急壞了做空機構,如果現在還不回購的話,未來的虧損就無法預期了,但是市場上麵又沒有足夠的股票,那麼隻有一條路,那就是從大機構手裏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