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64章 軍事大發展(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所以華夏軍事工業公司在進行常規軍事艦艇製造的同時,又上馬了兩艘航空母艦的製造,加上之前還在建的兩艘,總數量達到了四艘之多。

不過這並不是重點,根據規劃,華夏軍事工業公司會在今年再開建兩艘航空母艦,讓我國的航空母艦總數量達到6艘,之後再視國際局勢進行下一步計劃。

如果國際局勢比較平穩,那麼擁有6艘超級航空母艦的我們,擁有足夠的能力來保護我們的領海和領土安全,沒有必要再繼續建造,畢竟我們並沒有太多的海外軍事基地,不需要維護全球軍事存在感。

但是如果形勢發生急劇變化,國際軍事對抗緊張起來,華夏軍事工業公司也時刻準備著迅速擴大造艦能力,從而保證我國在軍事裝備領域的優勢地位。

前年開始建造的航母,噸位是12萬噸,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航空母艦,各方麵的性能都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的航空母艦。

去年開建的航空母艦,噸位再次創下新高,達到了15萬噸,技術上比起前年建造的還要略微先進,使用了華夏軍事工業公司的最新技術,戰力更加強悍。

根據華夏軍事工業公司的計劃,今年開建的航空母艦,噸位會達到20萬噸,將會成為真正的海上巨無霸,移動的海上島礁,為我國及時投放全球軍事力量奠定堅實的基礎。

不過這個噸位應該是到頂了,華夏軍事工業公司沒有再繼續建造跟大噸位的航空母艦的計劃,因為再大,就會對航道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事實上會影響航空母艦的航行自由。

事實上為了將航空母艦造的更大,同時又要對航道要求降低,華夏軍事工業公司使用了許多新的技術,來保證這些目標能夠達成。

而且為了能夠增加航母的戰鬥力,20萬噸的航母,戰鬥力至少也要達到10萬噸級別的兩倍以上,不然還不如建造兩艘10萬噸級別的航母。

所以建造20萬噸航母,不僅僅隻是增加噸位,還需要計算性價比,以及綜合戰力,為此華夏軍事工業公司做出了許多努力。

為了擁有足夠的動力來驅使如此龐大的航母,星空動力公司、新慧能源公司、華夏軍事工業公司和中核集團都參與進來,製造出來史上最強大的核動力艦載係統。

裝上這套核動力係統,20萬噸航空母艦的巡航速度可以達到40節,比起鷹醬的航母30節,要高出很大的數值。

而且為了增加航母的靈活性,減少驅動部位的應力,整個核動力艦載係統,采用的是分布式係統,能夠讓航母更加的靈活,動力係統更加的分散,抗攻擊能力更加的強悍。

正常情況下,20萬噸的核動力航母,甲板麵積不可能是10萬噸航母的兩倍,所以戰力正常情況下,也無法做到其兩倍。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華夏軍事工業公司和基石材料公司,研發出來了許多新興航母材料,能夠在實現噸位翻倍的情況下,甲板麵積是10萬噸航母的2.5倍。

可以說,我國的航母其實已經脫離了鷹醬的航母模型,按照我國擁有的技術條件以及需要,製造出來的航空母艦。

所以20萬噸航母甲板上擁有4條飛機起飛跑道,加上電磁彈射等先進起飛設備的助力,單位時間內起飛架次至少是10萬噸航母的3倍。

按照趙一當初給華夏軍事工業公司的話來說,在進行軍事裝備研究的時候,首先要有想象力,不能夠被現有事物限製了自己的想象力,這樣研發出來的軍事裝備永遠不是跨時代的產品。

至於能不能實現,再根據自身的家底和國內企業的水平,有現成的固然好,沒現成的就努力攻關,爭取達到實現的條件。

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建造的航空母艦噸位隻有12萬噸,因為那時候,華夏軍事工業公司以及國內其他企業的技術,達到了能夠建造這個噸位的航母條件。

也就不需要進行研發,直接就可以建造,而且就算是如此噸位的航母,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航母。

後麵的15萬噸以及20萬噸級別的航母,其實當時還有許多條件不具備,華夏軍事工業公司會同國內的企業,其實一直在研發攻堅當中,逐步解決製造當中的難題。

其中基石材料公司的實在是太給力了,都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拿出來符合要求的航母材料,才讓研發周期如此短。

建造航母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材料問題,不僅僅隻是外麵的殼子材料,還有內部各種零部件的材料,有時候也需要根據航母噸位不同,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核動力材料以及內部輸電材料等等,如果是較小噸位,可能使用較為常規的材料,就能夠達到目的,畢竟需要的動力能力並不需要特別的強。

但是噸位提高到了20萬噸,之前的常規材料就顯得捉襟見肘,無法滿足輸出總功率的要求,需要進行特殊材料的研發,才能夠滿足要求。

可以說,能夠設計製造出來如此先進的航空母艦,基石材料公司應該立首功,隨著基石材料公司各項材料的突破,後麵的環節才能夠得以進行下去。

可以說,我國軍事裝備能夠大發展,基石材料公司的功勞占據至少一半,因為先進的軍事裝備,必然需要用到先進的材料。

基石材料公司不僅僅需要抗下幾乎所有的軍事裝備先進材料的研發,而且還要同時滿足國內經濟發展需要的材料研發。

所以基石材料公司是他旗下企業裏麵最為忙碌的研發機構,研發人員規模已經高達15萬人,幾乎每年畢業的材料學等相關學科的學生,都被他們搜羅一空。

也是我國研發人員規模最大的研究機構,旗下研究所數量高達上百家,涉及到幾乎所有的材料領域。

不管是從研發人員規模,還是創造出來的產業規模,都是世界最大的材料研發機構,成為名副其實的超級材料巨頭。

其實這些造艦計劃,華夏軍事工業公司是非常大膽的,打破了常規海軍軍事裝備發展步驟,敢於進行新的嚐試,而不是按照別人的步伐亦步亦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