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65章 增加戰略威懾力量(1 / 3)

前年國內裝備各種戰機裝備數量達到了1200架,其中600多架是直升機,400架戰鬥機,剩下的就是運輸機、轟炸機、戰略轟炸機等軍用飛機。

去年基本上在總數量上翻了一倍,總數量達到2500架,其中直升機數量達到了1900架,戰鬥機數量500架,剩下的100架為其他軍用飛機。

其實這個數量已經在內部基本夠用,但是這是在相對平靜的國際環境下,不過根據軍事發展規劃,未來每年還會保持這樣的采購速度。

因為這個數量的航空軍事裝備,相比起鷹醬還有一定的數量差距,隻是我國目前采用的是防禦策略,所以不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全部目標。

而且我國的軍事國防費用現在相對充裕,隻需要按照預定計劃執行,就可以完成目標,所以這一塊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等航母艦隊組建完成後,軍方還會大規模采購艦載機,像12萬噸航母,每艘航母需要的各種艦載機數量達到90到100架。

兩艘就需要配備200架左右的各種艦載機,除此之外,其他艦艇上也需要配備軍用直升機,需求還是蠻大的。

其實這麼多的直升機,絕大部分是陸軍使用,空軍使用需要的直升機數量並不多,他們需要的是固定翼飛機。

除此之外,陸軍還采購了大量的坦克和軍用裝甲車,總數量達到了2000輛,雖然相較於鷹醬來說,還是略顯不足。

但是用於本土防禦,還是相對充足的,而且未來還會按照這個數量采購的話,沒幾年,就可以在數量上趕上鷹醬。

而且在這些裝備上麵,華夏軍事工業公司的技術同樣是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同類型陸軍裝備,戰力絕對是最強大的。

如果是華夏軍事工業公司自己研發,還不能夠得到這樣的保證,事實上,他們的第一批各種軍事裝備,都是趙一提供設計的。

因為當時他旗下的企業根本就在這方麵沒有多少經驗,如果他不提供相關的設計和技術資料,他們想要研發出來可用的軍事裝備,花費的時間太長了。

而我國經濟發展如此快速,需要有一支與之匹配的軍隊來保證我國的經濟發展不受到影響,根本就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

有了他提供的第一批軍事裝備設計和技術資料,為華夏軍事工業公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學習琢磨,他們能夠吸取先進軍事裝備設計和製造經驗。

隻是趙一打算隻提供這一批軍事裝備的設計和技術資料,下一代軍事裝備,就需要華夏軍事工業公司自己來完成設計和集成工作,他不打算繼續插手。

除非他們設計出來了前所未有的怪獸,需要他提供技術支援,他才會動手,不過下一代軍事裝備,還沒有值得他期待的地方。

隻要保證了我國的國防力量能夠抵禦一切敵人,我們才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自己的布局,不管是經濟上的,還是下一代軍事技術的研發,都是如此。

所以現在看到國內軍事裝備數量激增,雖然不清楚他們的訓練水平如何,但是至少也能夠讓他感受到足夠的安全感。

而且為了加快這些軍事裝備的訓練,以及各兵種聯合訓練,華夏軍事工業公司提供了一整套的模擬訓練係統以及小型對抗模擬係統。

其實這些軟件係統,並不是那麼容易弄的,甚至在技術上並不比開發相關軍事裝備來的容易,所以這些係統,還是趙一提供給他們的。

所以這些模擬訓練係統,是非常先進的,隻要擁有足夠的算力支持,支持的訓練規模也是可以無限大,而且提供了良好的可伸縮性,也為後續豐富功能提供了良好的接口。

不然以華夏軍事工業公司那麼點研究人員,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段內,既要研發各種軍事裝備,又要研發相關的軟件係統,甚至還要照顧到批量製造等問題。

他們根本就忙不過來,很多問題,可能就要拖延他們好幾年,別說是軍事裝備,按照他提供的這些軟件產品,給華夏軍事工業公司10年時間,也無法全部完成。

別看華夏軍事工業公司賺得錢沒有繁星軟件公司多,但是他們所使用的軟件係統等產品,絕對比繁星軟件公司的還要複雜的多。

還有一點是比較讓他意外的,本來他以為軍方最多可能就采購5萬套單兵戰衣,畢竟單價並不便宜,5萬套就需要花費250億元。

前年軍方可能嚐到了單兵戰衣強悍的能力,去年又下達了一筆不菲的訂單,訂單數量還是5萬套,前後加起來就有10萬套。

擁有10萬套單兵戰衣,足夠裝備一線部隊了,雖然我國目前擁有200多萬國防部隊人員,其實一線作戰部隊數量並不需要很多,而且單兵戰衣用在陸軍作戰部隊,更能發揮效果。

說實話,身穿單兵戰衣的戰鬥人員,在地麵輕武器對戰當中,基本上是處於無敵的狀態,強悍的簡直是不像地球裝備。

可能就是因為單兵戰衣出色表現,加上價格說不上貴也說不上便宜,反正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價格,所以軍方才會繼續采購這樣的裝備。

雖然單兵戰衣的最佳使用時間為10年,但是如果進行良好的保養,延長到20年也不是不可以,大不了放到二線部隊甚至是三線部隊使用,也能夠發揮餘熱。

而且單兵戰衣相比起其他軍事裝備,維護費用非常的低廉,在最佳使用時間內,基本上是不需要特意維護,使用成本非常的劃算。

而對華夏軍事工業公司來說,單兵戰衣雖然單價不高,但是利潤率卻是非常的可觀,賣出去的價格為50萬元,而他們的成本這要10萬元。

他們本來在其他軍事裝備采購上讓出了大量的利益,正好可以在這方麵有所補充,也不至於影響他們的後續軍事裝備研發。

華夏軍事工業公司本身是不生產單兵武器裝備,例如步槍、手槍、榴彈炮等等這樣的裝備,因為這些裝備對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麼難度。

而且他們也不能夠將所有的軍事裝備生意都搶走,也要留給國內其他軍工企業一些訂單,甚至他們自己研發出來的這些軍事裝備,以極低的價格授權國內其他軍事工業公司負責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