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80章 布局後手和金融安排(1 / 3)

一般來說,金融投機主要是在股市進行,但是股市風雲變幻,一般人很難賺到錢,隻有少部分人能夠賺到錢,還不一定是用光明正大的手段。

前世很多資本除了股市之外,就是炒作物資,其中以炒房團最為出名,其他的炒作大蔥、大蒜、生薑等,這種既不是很重要,有不可或缺的調味品來謀求利益。

這一世通過炒作物質來獲得利益,是非常困難的,炒房就不必多說,目前的房產,要麼就是在國有企業或政府手裏,要麼就是在他旗下的企業手裏。

私人的房子雖然也有許多,但是都不是商品房,而且這種房子普遍都比較老舊,沒有炒作的空間,而土地又屬於國家的,更加容易製定相關政策。

而且其他的生活物資基本上也是在天璣農牧公司、百味食品公司以及國有農牧公司手裏,隻要他們不貪婪,基本上就不容許別人帶節奏。

就算是這些資本想要帶節奏,也帶不起來,因為很多農牧產品的銷售,是一條龍服務的,中間根本就不經過其他人的手,一般人很難插手進去。

例如天璣農牧公司的產品,如果是工業原料,基本上都是直接和相關企業進行交易,中間不會經過中間商,外人自然也就插不進去手。

而涉及到百姓生活的蔬菜等食品,則是通過商通貿易公司的渠道,流通到全國各地的菜市場、商超等零售終端,和消費者見麵,外人也插不進手。

至於國有企業,基本上和天璣農牧公司差不多,要麼通過國有零售終端銷售,要麼就是通過商通貿易公司銷售,也盡量避免中間商的存在。

依靠囤積物質,達到市場物資緊張的局麵,是很難有機會,像這種大宗商品收購,主要是直接供應穩定的合作夥伴,一般外人是很難拿到很大的貨源,就算是有錢也不行。

這就導致國內股市一開始就出現了瘋漲,一部分原因是當時國內的民眾對股市並沒有充分的了解,對於風險性評估不足,隻要漲,大部分就殺進去了。

當時的股票價格上漲10倍顯得稀疏平常,趙一自己倒是沒有進去玩,除了不感興趣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初生的股市經不起他的折騰。

別說是國內股市,就是國際超大型股市,他都可以輕輕鬆鬆的賺到錢,料敵先機可不是開玩笑的,進場比別人快,風險來臨前走的也比別人快,賺錢自然就非常的容易。

隻是這樣的賺錢方式,在他看來,對國家和社會並沒有任何的益處,就是單純的資本博弈,顯得毫無技術含量,也不符合他的價值觀。

錢這種東西,他老早就說了,如果不能夠用於社會進步,也就是毫無意義的一張廢紙,在他看來,進入股市顯然還不如用於消費。

當然,股市也不是毫無用處,不然也不會存在,一方麵自然是為企業經營融資,對企業擴大生產具有很大的用處,不過這個作用後來越來越變味了。

另一方麵是作為吸納貨幣的存儲池,貨幣供應超過了社會商品幾交易需求後,如果沒有好的去處,通常會導致物價上漲,通貨膨脹。

而現代經濟學理論,以及貨幣印刷的非常容易,導致貨幣供應遠遠超過社會商品流通所需,隻能給這些多出來的貨幣尋找一個地方。

這也是為什麼股市的規模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大的重要原因,因為貨幣供應年年供大於求,長年累月下來,自然有大量的貨幣剩餘。

這些剩餘的貨幣,如果流向商品市場,肯定會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導致社會穩定性變差,從而引發國家動蕩。

所以就算是資本主義社會,也明白這個道理,將多餘的資本引導到股市,讓資本和資本之間進行搏殺,總好過這些資本自由的奔跑。

雖然趙一不玩國內的股市,但是他當初建議周瑾玨、周瑾瑜兄妹兩,以及林和霞,用他們從鷹醬博彩的100萬美元投入股市。

現在他們的巨額私房錢都是來自於股市的增值,不過後來股市的瘋漲,讓人心驚肉跳,在他的提醒下,都撤了出來,賺了一大筆。

股市有漲就有跌,不可能無限漲下去,所以後來反複跌漲幾次,將大部分人的資金給跌沒了,資本進一步向少數機構集聚。

他旗下的金融公司倒是在這個過程中賺了不少,這個時候的股市也沒有跌停一說,還是T+0模式,對於金融企業來說,更是如虎添翼。

國內股市發展了這麼多年,上市的股票數量依然不多,主要還是因為國內的國企改革比較成功,對於股市的融資依賴度較低。

國內股市創立的初衷,其實是為國有企業改革融資的,既然這方麵的需求減弱,自然就沒有必要非要上市。

當初有人建議他旗下的企業上市,他也是一口回絕,對於他來說,旗下的企業更加沒有必要上市,他們既不缺資金,也不缺技術,更不缺規模。

基本上是要啥有啥,甚至自己就能夠獨立發展成為全產業鏈,沒有必要上市,還得分一部分錢給資本市場,喂養資本家。

他這人雖然對錢看的比較開,但是還不至於願意無緣無故的給其他資本分錢,有這個心思,還不如直接給百姓發錢,總好過給金融資本家發錢。

而且他旗下企業高速發展,也給政府以及國企上了一堂生動的課,說明企業效率、改革等等,是否成功和上不上市沒有任何關係。

成功的關鍵與否,還在於企業製度的完善以及對技術是否重視,隻要這兩點做到位,基本上一家企業都不會差到哪裏去。

後來的國企改革,特別是重點國企改革,就是沿著這個思路進行的,特別是央企,基本上都不會選擇上市,隻是對內部進行管理改革,引入更加現代化的管理模式。

當然,這些企業裏麵,也有許多趙一的股份,倒不是趙一掏了多少錢,而是他用技術換的股份,對央企來說,他們本身並不缺錢,缺的是技術。

有了趙一提供的技術支持,他們發展速度明顯比之前快得多,有些技術性國企,已經開始衝擊世界500強了。

要不是他旗下的企業實在是太強了,就算是拆成了無數個子公司,還是有許多子公司登上了世界500強,占據了非常多的位置。

這就導致全球能夠擠上500強的企業都是實力非常強的,比前世競爭強度大了許多,其中我國的上榜企業數量已經是世界第一,占據了一半還要多。

很多人其實從世界500強企業名單,就可以判斷出來哪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強弱,這還是他旗下的有些企業分散的太開,導致規模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