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美術的起源(1 / 1)

首先要談的是“美術”這個用語的來源。在中國傳統文獻中,有“藝”或“藝術”,但是並無美術這個詞。此外藝或藝術的意義也與目前的美術有別。在三國吳謝承《後漢書》與南朝劉宋範曄《後漢書》中可以見到藝術一詞。在中國古代有六藝,有兩種係統。分別是六種古典-詩、書、易、禮、樂、春秋,以及禮、樂、射(射弓)、禦(駕馬車)、書、術(算術)。上述諸藝均與現代藝術(art)的疇有別。“美術”一詞出自日本明治時期的翻譯,是為了與fi相對應所造的譯語,與fi相對的craft則翻譯為“工藝”。在明治六年(1873),日本為了參加維也納萬國博覽會,在出展品的分類目錄中第一次創造了美術一詞。當時翻譯所造的新字相當多,出了美術、工藝之外,尚有雕塑、風景、陰影等詞。

顯而易見,美術所代表的fi原來這是西方的概念。“美術”為空間上或視覺上的美,指雕塑與繪畫。“工藝”用來表示為了實用所作的陶瓷、木工、金工等等。在民國初年“美術”這個用語被傳至中國,中國的學者接受了這個翻譯並開始撰寫中國的美術史。關於民國初年中國美術史研究的概況,稍後還會談到。因此,我們現在用美術這個詞,要具有自覺與曆史意識。中國古代文獻中雖有“美”這個字,但是原來沒有“美術”這個用語,也沒有“美術”這個概念。可以說在中國,“美”從來沒有成為可以被獨立追求的價值。雖然在魏晉時期被稱為是中國首次產生文藝自覺的時期,但這主要是相對於定儒家於一尊的漢代而言。即使是在這個時期,也沒有出現可以和西洋“美術”對等的概念。

中國傳統的藝術思想可以由《論語》〈八佾第三〉為代表。《論語》〈八佾第三〉中曾言“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韶》為太古聖王舜的音樂,《韶》樂表現了堯、舜以聖德受禪,故盡善。《武》為周武王的音樂,《武》樂表現了武王以征伐取天下,雖美但是並未盡善。美與善相較之下,善才是更為根本的價值。這雖然是表現了儒家對美的看法,並不能涵蓋道家的藝術思想,但是對於理解中國傳統藝術思想是很有代表性的。

再回到日文的“美術”二字。日文中“美”讀成“”。這個字的語源為“”,為“小而惹人憐愛”的意思。另一方麵,中文的“美”字,為“大羊”所組合,不是小卻是大的意思。這個由來是因為古代祭神獻上犧牲,以大羊為貴、為莊嚴。而中文所有帶有“羊”字邊的字,例如祥、禧、善、義,都具有莊嚴的含意,一點也沒有日文中“惹人憐愛”的意思。中國自古以來,“美”就與神聖的價值、道德精神上的價值相結合,表現“偉大”、“崇高”的境界。上述《論語》〈八佾第三〉的例子也是如此。在這裏,很有趣地表現了日本與中國對美的不同看法。

as的著作Art in a,為近年西方關於中國美術通史的重要著作。該書中在起始的部分明言沒有一個所謂的“中國藝術”的疇。這個疇是西方在十九世紀相對於“歐洲藝術”或“北美洲藝術”所創造出來的一個概念。這個觀念的產生與十九世紀黑格爾形上學,將藝術視為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有所關聯。尤其十九世紀歐洲民族國家興起,追求以一個民族為單位的藝術表現,並且將此表現視為該民族精神文化的結晶。歐洲人不但以這種眼光建立自己的藝術傳統,尋求各個民族國家的文化認同,並且將遙遠東方的中國視為一個同樣具有得以體現其民族精神之藝術的整體。日本藝術的狀況也是如此。

Si 與 Soper合著的The Art aure of a可與as的Art in a對比,正好可以作為一開始所說的“中國藝術”問題的實例。The Art aure of a 的前半為繪畫與雕塑,後半為建築。以西方以繪畫、雕塑、建築為三大藝術的分類概念介紹中國藝術的材料。正好與as的作法相對照。as完全屏棄這種比較傳統或正統的分類法,而是打破工藝、繪畫、版畫、紡織品等材質上的區別,以作品所處的空間與所要完成的機能來作分類。分別是第一章,墓葬中的藝術。第二章、宮廷中的藝術、第三章、寺院中的藝術、第四章、精英分子生活中的藝術、第五章、市場中的藝術。各章的行文基本上以時代先後為順序來敘述。另外在這本書的後麵列出簡要的英文參考書目,並且加附有作者的評論。

有此看來,繪畫存在的事實與由曆史發展、文化發展的角度來討論繪畫的繪畫史並非同一件事。這個曆史事實有助於我們思考繪畫史的本質。作為一門人文學科,美術史的研究與該時代社會文化的脈動有著很深的關。